男女主角分别是韩正李恒的现代都市小说《全文穿越明末:从小兵到第一武夫》,由网络作家“孟先生的猫”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以韩正李恒为主角的古代言情《穿越明末:从小兵到第一武夫》,是由网文大神“孟先生的猫”所著的,文章内容一波三折,十分虐心,小说无错版梗概:?”李刚再次转头问道。“说起这个我就更生气了,”韩正咬着牙说道,“仓库里面的粮食也就够咱们吃两个月的,装备也都残破的不像样子,根本就没给咱们留什么。”“原本应该有一百多匹马,我去看了,全是老弱病残,还有六十多匹骡子。”韩正咬牙切齿的说道,“他们做的实在是太过分了。”李刚笑着摇头说道:“没法追究,人家会说以前就这样,你有什么办法,你还能去追查前面这几任......
《全文穿越明末:从小兵到第一武夫》精彩片段
自从来到了新军所,李刚发现自己的系统升级了,按照系统的说法是全面激活,给出的理由是自己有了领地了。
系统的名字也有了,叫做:天下。
系统从原来的李刚独有变成了父子二人共有,系统的任务系统也变成了拓展系统,只要自己做的事情能够强大领地,系统就会给奖励。
奖励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给自己的系统点数,可以用来开传送门,另外一部分是奖励儿子的,是物质奖励。
到了新军所之后,系统再次给了奖励。
系统给了自己一千点系统点数,按照新的传送规则传送一吨物资需要消耗一百点系统点数,一千点点数也就是十吨的物资。
给儿子的奖励则是一本技能书:初级医术。
拿到奖励的第一时间,李刚就把奖励给儿子送过去了,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奖励,让儿子有了出国的信心,李刚有一些后悔了,不如不给儿子奖励了。
只不过木已成舟,再后悔也晚了。
“大人。”韩正迈着步子走了过来,脸上有一些担心的说道,“天很凉了,大人在这里坐了也有一会儿了,别被风吹坏了身子。”
李刚叹了一口气,站起身子说道:“让你查的事情都查清楚了?”
“回大人,已经查清了。”韩正表情有些难看,“新军所表面上有驻军五百,可实际二百人不到,上报的原因是此次赤城之战战死了。”
“抚恤金呢?”李刚想了想,转过头问道。
“已经领走了,”韩正表情更难看的说道,“我派人去查了,很多都是吃空饷的,银子已经被上一任的守备给领走了,大人,咱们要不要报上去?”
李刚摆了摆手,笑着说道:“算了,这事没法追求。”
这是大明朝军队当中的潜规则,你把这件事情报上去,上面不但不会追究,反而还会压下来,弄不好你还要跟着吃瓜落。
这么大的事情,这么大的黑盖子,没有人敢掀开。
不要说整个赤城,即便是整个宣府,整个西北,整个大明,无数的军官都在指着这件事情吃饭,谁敢碰这件事情,谁都会被直接掐死。
“物资方面呢?”李刚再次转头问道。
“说起这个我就更生气了,”韩正咬着牙说道,“仓库里面的粮食也就够咱们吃两个月的,装备也都残破的不像样子,根本就没给咱们留什么。”
“原本应该有一百多匹马,我去看了,全是老弱病残,还有六十多匹骡子。”韩正咬牙切齿的说道,“他们做的实在是太过分了。”
李刚笑着摇头说道:“没法追究,人家会说以前就这样,你有什么办法,你还能去追查前面这几任吗?还是去追查上官?”
“太憋屈了。”韩正咬牙切齿的开口说道。
伸手拍了拍韩正的肩膀,李刚笑着说道:“你别忘了,当初咱们在风火堡的时候,上面说给拨马,不一样给你拨了一匹骡子一头驴。”
“大人的意思是这里也是?”韩正迟疑着说道。
李刚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有是肯定有,但你说全都是也未见得,正因为说不清楚,所以才没法追究。”
“百姓呢?”李刚又转过头问道。
“查了一下底档,整个新军所大概有一万三千多百姓,可是我派人去查了一下,现在恐怕不足万人了。”韩正小心翼翼的说道,“大人想要招兵,恐怕要好好的想一想。”
“为什么?”李刚狐疑的问道,“此地物产不丰,老百姓生活艰苦,当兵能有一份粮吃,为什么不愿意?”
李刚刚目光落在了张昭和韩正的身上:“你们两个去把剩下的所有士卒全部都集中在一起进行考核,咱们只要精锐。”
“剩下的人呢?”韩正有些迟疑的说道:“不能开回家吧?”
“不必,”李刚摇了摇头说道:“筛出来的人安排他们在城里巡逻打更,这件事情我会交代给老钱头,以后城里的这些事情就由他负责。”
众人对视的一眼全都一起点头,表示了赞同。
新军所是军屯,这里根本没有文官衙门,所有的事情全都是李刚一个人说的算,所以他准备在城里面完善衙门的设定。
李刚打算在城里成立一个寻城衙门。
这个衙门让老钱头统领,主要的作用就是巡城,同时维护城里的治安,抓贼收税,都是他们来做。
见大家都没意见,李刚便开口说道:“行了,都去忙吧!”
“是,大人。”众人站起身子答应了一声,便各自向外走了出去。
李刚目送的所有人离开,脸上的表情也缓缓的严肃了起来,他现在已经开始逐渐放权了,将所有的事情交给手下去做。
一来是为了自己轻松一些,二代是为了培养手下。
自己以后要做大事,手下没有人用不起,眼前这些人虽然算不上什么人才,但除了他们,自己也实在无人可用。
对于新军所的百姓来说,今天是个新鲜的日子,一大早就听见了铜锣响,老百姓忍不住出来看热闹。
大街上,老钱头手里面拿着锣锤,他身后是两个壮汉抬着一面大铜锣。
当!
用力敲了一下,铜锣发出了巨大的声音。
旁边有人将一张告示贴在了墙上,老钱头指着眼前的告示,大声的开口说道:“鞑子来犯,城墙倒塌,为了抵御鞑子,守备大人决定重修城墙。”
下面的老百姓脸色顿时就变了,有胆子小的已经转身消失在人群当中了。
人群当中不知道谁胆子大,忽然喊了一句:“大老爷是不是又要征发劳役了?还是想让我们捐银子啊!”
“我们可没钱!”不知道谁跟着喊了一句。
“就是,我们可没钱。”有人跟着喊道。
老钱头站在那里笑呵呵的,也不着急说话,等到他们都喊过了之后,老钱头又敲了一下铜锣,发出了咣当的声音。
“你们以为你们是什么东西?”老钱头语气极为不屑的说道:“你们手里的那点钱算得了什么?我们家大人会放在心上,你们知不知道我们家大人是什么人?”
“说出来吓死你们,”老钱头语气极为得瑟的说道:“我们家大人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能看得上你们的那些东西?”
“我们家大人说了,你们都是一群穷鬼,都是要饿死的人,他是可怜你们,才让你们去修城墙的,来人,抬上来!”
很快有人抬了一小袋米和一小袋面,放在了老前头的面前。
老钱头伸手从一袋子里面抓出了一把大米,雪白的米,一下子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老前头右手一碾,米哗哗哗的从他的手上落了下来。
“看到没有,”老前头扬了一下米说道:“这是最好的江南米,别说吃了,你没见过吗?再看看这个,小麦面,这么白的你没见过吗?”
“我们家大人说了,谁愿意去修城墙,一天管三顿饭,还发一斤米或者一斤面,有愿意干的去那边报名,登记了之后,明天就可以上工了。”
众人对视的眼,全都面露苦笑。
“大人,真要给这么多东西,每个月按时发放,咱们的大门都会被人踏破了。”张钊在旁边开口说道:“我们担心的是能不能有这么多物资。”
李刚笑了,笑得很有信心,原因很简单,他接到了任务。
领地建设任务:完成新军所的建设。
任务一:修筑城墙,要求高八米,底座八米,顶宽五米,任务奖励:一千点系统点数。
修城墙这件事情,李刚心里面早就已经有了打算,系统给出的任务,没有出乎他的预料,高度和厚度都在他的计算当中。
六米的高度,在新军所这样的堡垒当中已经算是很罕见的了,赤城的城墙也不过八米高,龙门所更是刚过五米。
顶宽八米,顶宽五米,已经比赤城的城墙还要夸张。
别的城池李刚不知道,但是大明的西安城他知道,西安城墙高十二米,底宽十八米,顶宽十五米,绝对是大明西北一等一的坚城。
如果自己把新军所修成系统说的样子,自己在城内有足够的粮食和水源物资,鞑子想要打一下自己的新军所,他在想屁吃,做梦才能做得到。
任务二:招募士卒一千人,奖励一千点任务点数。
比起前面的任务,后面这个任务相对来说要好完成的多,一旦取得老百姓的信任,招兵工作就会及时展开。
一千人不是极限,只要自己的物资足够,李刚还会招募更多的人。
表面上自己只有一千人的编制,可李刚根本就不在乎编制。在这个时代,谁手底下有兵,谁手底下的兵多,谁手底下的兵厉害,谁说话的声音就大。
任务三:招募人口,新军所的人口达到五万。
最后这个任务是让李刚最头疼的,一时半会儿根本就不可能完成,除非新军所的城池建设完毕,否则很难吸引周围的百姓过来。
除此之外,还要给百姓找活路才行。
种粮食就算了,周围的土地太贫瘠了,根本就没有什么产出,老百姓想要在这里找活路,除了开厂,要么就是做生意,没有其他的路可以走。
做生意倒是简单,可以和草原上的蒙古人做生意。
对于草原的策略,李刚认为大明现在的策略是正确的,拉拢蒙古人一起对付后金,自己和蒙古人做起生意来,也没有什么心理压力。
当然了,做生意要有物品才行。
搞实业,开工厂生产东西,这就是李刚要做的事,对内可以拉动就业,吸引更多的百姓和人口,对外生产出来的东西可以换物资。
做什么东西,李刚早就想好了:冶铁。
不求炼制出什么好的钢材或者铁料,做出来的东西能用炼制铁锅就行,把铁锅卖到草原上去都算是一本生意。
回头弄点土高炉,搞点铁矿石,李刚相信凭自己的知识一定能搞得出来,实在不行还可以让儿子从后世搞一套炼钢设备回来。
当然了,太好的设备用不了,但蒸汽机带动的设备肯定能用。只不过这些都是李刚的设想,全都是后话了,他没有和手下说。
“张仲礼,”李刚转头看着张仲礼说道:“你去写一份告示,老钱头你带着人抬着告示,拿着铜锣大街小巷的去和老百姓宣讲,让他们知道我招人干活了。”
张仲礼和老钱头点头,两个人转身去办了。
“先生,不好意思,我们没有那么多。”店员一脸歉意的说道。
“你们有多少?”李恒缓缓的说道。
店员伸出了两根手指说道:“能卖你两千。”
李恒缓缓的点了点头说道:“十把弩,两千支箭。”
店员满脸喜色的说道:“您留个地址,我们会安排专人给您送过去。”
“不用了,”李恒摇了摇头说道,“你们的人帮我把东西抬到路边就行,我等一下我会安排人过来拉走。”
店员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没问题,先生稍等。”
让李恒没想到的是弩的价格并不便宜,一把十字弩兑换成人民币居然需要五万,两千支箭,一支大概十块人民币,比子弹的价都高。
十把十字弩,李恒花了五十万,两千支箭,李恒花了两万。
店员安排人把东西送到了马路边,等所有人都走了之后,店员笑着从怀里面拿出一张名片,递给了李恒说道:“先生,如果有什么其他的需要,可以给我打电话。”
李恒笑着接过来道:“没问题,谢谢”。
店员微微躬身说道:“先生,如果您还需要箭,我可以为您联系,您只需要付我一些劳务费就可以,那里买多少都可以。”
李恒笑了,店员说的显然不是经过店里的渠道。
“除了箭呢?”李恒有一些意味深长的问道。
“当然也有其他的东西,”店员一脸坦然的说道,“我认识很多中国朋友,我也愿意和中国朋友做生意,他们当中有很多人都从我这里买到了他们心仪的东西。”
“多谢!”李恒晃了晃手中的名片说道:“需要的话,我会给你打电话。”
“希望能尽快接到您的电话。”店员微笑的躬身说道,“先生慢走。”
目送店员离开,李恒看了一眼自己手中的名片,犹豫了片刻还是揣了起来,拿起手机放到了弩箭箱子的上面。
宣府,龙门所。
看着亮起来的手机,李刚眼睛一下子瞪得很大,径直坐起了身子,儿子给自己传送东西了。
李刚心里面很忐忑,赶忙接受了传送。
一阵光芒闪过,几个大箱子出现在了李刚的面前,没有丝毫的犹豫,李刚连忙走过去将大箱子打开。
看着里面的十字弩和箭,李刚神情有些复杂。
伸手将十字弩从里面拿起来,坚硬且冰冷的触感告诉李刚,这一切都是真的,这的确是自己使用过的十字弩。
没有去拿十字弩,李刚第一时间拨通的电话。
“你现在在哪里?”电话通了之后,李刚有些迫不及待的问道。
“泰国,曼谷。”李恒笑着说道:“托您老人家的鸿福,你送来的那几幅画卖了两百多万,你儿子这才有机会出国旅游。”
“你赶快回去,”李刚没好气的说道:“太危险了。”
“爸,你放心,”李恒笑着说道:“我是正规渠道入境,去的也全都是正规的地方,不会出什么事情的,反倒是你自己,小心一些。”
“我能照顾好我自己,”李刚沉声说道,“你不要再冒险给我买这些东西。”
“爸,你不知道吧?这东西在泰国的商店随便买,根本就不存在冒险。”李恒笑着说道:“人家根本就没把这东西当回事。”
李刚一愣,这样吗?十字弩随便卖的吗?
“不管是不是随便卖,你就不要再掺和这些事情了,赶快回去。”李刚有些愤怒的说道:“我不想你出事。”
“我也不想你出事。”李恒声音有一些低沉的说道,“爸,我妈死的早,我们父子相依为命,你是我在这世界上唯一的亲人了。”
电话在一边,李刚沉默了下来。
“爸,你放心吧,我知道分寸。”李恒笑着说道:“没事的,我们父子都要活着,都要好好的活着。”
沉默了片刻,李刚沉声说道:“别去买枪。”
“我知道了,”李恒笑着说道,“你放心。”
李刚心里很清楚,无论在哪个国家,合法买枪都买不到大规模的军火,儿子要给自己弄枪,肯定会去找非法的渠道。
非法的渠道,太危险了,不能让儿子冒这样的险。
“我在泰国,电话费很贵,”李恒笑着说道,“有什么事情咱们回去再说,我要去体验一下泰国的夜生活了。”
“你小子可别乱来!”李刚压着声音说道。
“我知道了!”李恒说着挂断了电话。
抬起头看了一眼明亮的路灯,李恒嘴角露出了一抹笑容,随手将电话揣进口袋里,李恒迈着步子朝前方走了出去,脚步异常坚定。
听着电话中传来的忙音,李刚缓缓的放下了电话。
将电话收起来,李恒来到了箱子的旁边,伸手从里面拿出了一支十字弩,抽出了一支箭矢,双脚一踩,将箭上了弦。
握住了握把,李刚将十字弩端了起来,透过瞄准镜瞄着不远处的蜡烛,李刚扣动了扳机。
嗖!
弓弦响动,箭矢旋转着飞了出去,摆在床头的蜡烛瞬间四分五裂,箭矢钉在了桌子上,尾部颤颤巍巍的抖动着。
李刚收回的目光,轻轻的摸了摸十字弩的弩身,低头看了一眼成堆的箭矢,李刚明亮的目光中带着跃跃欲试。
比起弓箭,弩的优势非常的大。
弓需要人来拉,弩是器械,人力有穷时,器械没有。弩可以做的射程很远,弓的射程却有限。
弓箭需要大量的训练,即便训练有成,弓箭手前面几箭可能还行,到了后面力气越来越不济,准确度一下子就下来了。
弩却没有这个担心,一直可以保持平稳的输出。
准确度上,带有瞄准镜的现代弩以及标准制作的箭矢,绝对要比古代的弓箭准的多,这一点李刚心里是绝对有数的。
明末武器最大的问题就是准确度。
火枪是前装滑膛枪,火炮是前装滑膛炮,准确度永远是最大的问题,不能精准射击,只能靠火力覆盖造杀伤。
李刚的十字弩的瞄准镜,这就是天大的优势。
脑中思绪着这些东西,李刚稀里糊涂的就睡了过去,第二天天刚刚蒙蒙亮,外面的鸡叫声就响了起来。
揉了揉自己发胀的脑袋,李刚坐起了身子。
看了一眼天色,李刚决定不睡了,揉了揉自己发胀的脑壳,推开了门,深吸了一口气,微凉的空气入肺之后,让他精神了不少。
抬起头看去,东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天空中的星星已然不多,只有东方的启明星依旧亮的耀眼。
在院子里面活动了一下身子,李刚开始跑步打拳。
越跑越用力,越打越兴奋,服用了强身健体丸之后,李刚能够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在增强。
无论是力量、速度,或者是其他方面全都在增强。
跑完步,打完拳,见院子里面摆放着石锁,李刚迈步走了过去,伸出一只手将石锁拎了起来,上下晃了晃,李刚脸上露出了笑容。
自己手中的石锁至少有三十斤,自己拿起来却很轻松。
刷完了石锁,李刚又将院子当中的大枪打了起来,轻轻掂了掂之后,李刚摇了摇头,轻了一些。
耍了几圈之后,李刚苦笑着摇头道,还真不是一般人能驾驭的,看来想做一名枪将是不可能了。说着拿起了旁边的狼牙棒。
简单的挥舞了几下,李刚笑了,这倒是很适合自己。
“大人!”韩正等人从外面走了进来,躬身行礼道。
李刚点了点头说道:“全都起了,昨晚睡得如何?”
几个人对视了一眼,笑着说道:“托大人的福,许久没睡得这么踏实了。”
“吃饱了?”李刚看到兄弟二人笑着问道。
兄弟二人揉了揉肚子,摇了摇头说道:“我们从来吃饭都不吃饱,只吃六分。”
“为什么?”李刚抬起头问道。
“家里的粮食不够吃。”兄弟二人一脸坦然的回答。
两个人的答案也没有出乎李刚的预料,放下手中的汤碗,李刚看着两个人说道:“跟着我干,除了刚刚说的那些,你们在军营当中可以往饱了吃。”
兄弟二人对视了一下,眼中全都是跃跃欲试,不说其他的待遇,单单是吃饱饭就已经足够了,两个人动心了。
除此之外,每个月能领半斗米半斗面,一两银子,每年还有一匹布,拿回家去,老爹老妈什么都不用干,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其实还有别的,”李刚继续诱惑道:“跟着本将军作战,斩首一个鞑子奖励白银十两,斩首一名将领,会有白银奖励,会有官职奖励,也会有粮食奖励。”
后世有一句话叫做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
这里除了正常发放的想人之外,还要包括赏赐的银子。根据明朝的规定,斩首一颗鞑子或者是后金的正军,奖励白银四十两。
斩首两颗,除了白银奖励之外,官升一级。斩将夺旗,官升三级,奖励白银千两。
不说其他的,单单是白银四十两,放在西北足够买上五亩上好的田地,斩首两颗,回家之后有退休待遇,还能够买上十亩地一头牛。
对于普通的明军士卒来说,吸引力那是前所未有的大。
戚家军战斗力之所以强悍,除了因为戚继光治军严谨以外,军饷充足是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
每一站士卒都争先,为什么?砍下一颗敌军的脑袋,自己就发了,砍下两颗,自己就有了生活保障,砍下三颗,可以回家盖房子娶媳妇儿。
砍的越多,待遇越好,甚至自己在军中拼命,能为在家乡的老婆孩子挣出一份身家,让自己的儿子不再过穷日子直接当地主。
在这种奖励下,无数人嗷嗷叫着奋勇争先。
可随着朝廷没钱,官员贪污,不要说杀敌的奖励了,连正常的军饷都没办法保证,在军营里面时常饿肚子,谁愿意给你打仗?
我家出了一个壮劳力,不但养不了家,连自己都养不了,还随时都有可能战死,开什么玩笑,谁给你打仗?
军阵之上,我在远处放两箭,已经对得起皇上了。
李刚久在军中,对这种事情自然知道的一清二楚,他也明白自己想要招兵,想要保证军队的战斗力,粮饷这一块绝对不能省。
自己也没有钱,但是奖励必不可少,四十两实在是太多了,直接改成十两,即便是十两,也是很多人一辈子都没见过的钱了。
李刚倒不担心自己拿不出白银来,回头让儿子给邮寄一点就是了,后世的白银又不贵。
王家兄弟哪见过这世面,一下子就被十两白银给晃晕了脑袋,那可是十两白银,西北这边的米价不便宜,一斗米价值一分银子。
十两白银能买十斗米,自己家能吃饱肚子,放别人家都吃不了。
“怎么样?想不想跟我干?”李刚看着两个人说道。
王二虎比起自己的兄长要更加耿直一些,他直接抬起头看着李刚说道:“大人真能说到做到,不骗我们?”
李刚笑着说道:“修城墙我都给一人一斤米,为我作战的人,我自当重重的赏赐,我怎么可能欺骗他们?放心吧,官不骗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