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潘玉宁辰的现代都市小说《寡人才九岁,太后怎不垂帘听政?后续+全文》,由网络作家“没心态的大山”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太后越想越不对,沉声道:“潘玉,你说他一个九岁稚子,真的能反杀刺客?”潘玉连忙说道:“事情经过小人已然查清楚了,那刺客不是寺庙的人,他一直伪装成和尚躲在寺庙内,是趁着小安子肚子疼出恭去的时候对小皇帝下的手!”“小人也仔细查探过刺杀现场,从现场痕迹看,应该是在争斗过程中,小皇帝将香灰撒进了那刺客的眼睛,导致刺客一时看不清楚!”“进而导致在后续的打斗中,匕首无意间插进了刺客的胸口,这应该就是个意外!”太后皱了皱眉:“意外?你确定?”潘玉点点头,笃定地说道:“小人确定,现场的所有痕迹,以及刺客尸体上的伤口小人都仔细核验过,小人可以确定,这就是场意外!”太后依旧有些不太放心:“如果真是意外,那宁辰这小废物的运气未免也太好了吧……”说到此,她...
《寡人才九岁,太后怎不垂帘听政?后续+全文》精彩片段
太后越想越不对,沉声道:“潘玉,你说他一个九岁稚子,真的能反杀刺客?”
潘玉连忙说道:“事情经过小人已然查清楚了,那刺客不是寺庙的人,他一直伪装成和尚躲在寺庙内,是趁着小安子肚子疼出恭去的时候对小皇帝下的手!”
“小人也仔细查探过刺杀现场,从现场痕迹看,应该是在争斗过程中,小皇帝将香灰撒进了那刺客的眼睛,导致刺客一时看不清楚!”
“进而导致在后续的打斗中,匕首无意间插进了刺客的胸口,这应该就是个意外!”
太后皱了皱眉:“意外?你确定?”
潘玉点点头,笃定地说道:“小人确定,现场的所有痕迹,以及刺客尸体上的伤口小人都仔细核验过,小人可以确定,这就是场意外!”
太后依旧有些不太放心:“如果真是意外,那宁辰这小废物的运气未免也太好了吧……”
说到此,她又想起宁辰那副吓得不轻的模样,叹了口气道:
“也罢,应该是本宫多心了,他一个九岁稚子,都被吓成那样了,又怎么可能凭自身实力反杀刺客!”
说到此,太后再次沉声道:“潘玉,记住,不惜一切代价,务必要给本宫挖出背后之人!”
“本宫有预感,此人定是冲着本宫来的!”
“而且这次寿辰,只怕不会太平静……”
宁辰遇刺的事情并没有引起多大波澜,随着太后寿辰越来越近,刺杀一事甚至几乎都被人忘却了。
宁辰也很想知道到底是谁要刺杀他,特别是每每回想起那刺客临死前的那句话,便如同插在心窝的一根刺。
他隐隐觉得,这场刺杀背后一定牵扯了更多看不见、摸不着的权力斗争。
但他知道,以他现在的实力根本无法在伸手不见五指的迷雾中将这根刺拔出来。
比起这隐藏的危机,眼下最重要的是太后寿辰。
他很清楚,太后寿辰是他唯一的机会,更将是他与太后的一场正面交锋。
甚至是殊死搏斗!
一旦自己不能在太后寿辰上绝地翻盘,那自己就将必死无疑,更遑论其他!
但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那日刺杀一事,太后应该并没有发现任何端倪,特别是自己发明的袖弩。
否则太后绝不可能再让自己出宫,自己的计划也不可能顺利执行。
不过他也没想到,自己刚穿越来那日找来木材和工具制作的袖弩,竟然会以这样的方式献出它的第一次。
但这东西本就是为了保命,只要其他人没能发现,这依旧是他紧要关头保命的底牌之一!
临近太后寿辰的几天,宁辰依旧每日出宫,也许是因为刺杀一事,太后对他的保护或者说是“监视”又加重了。
但这并不影响他做最后的确认。
他先是大张旗鼓去找了京兆府尹王忠良视察贺寿活动的进展。
不得不说,在逢迎讨好这一块,王忠良的功力相当深厚,活动安排地不仅种类多,而且相当热闹。
宁辰十分满意,大赞王忠良乃百官之表率!
之后,他又去视察了赈灾一事,由于太后寿辰临近,赈灾一事早已被人们抛诸脑后。
范大有却还在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赈灾,似乎太后寿辰一事,与他毫无干系。
但从现场灾民的情况看来,宁辰那以工代赈的方式已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宁辰在小安子与侍卫们的跟随下找到范大有。
“怎么样,见到孔老夫子了吗?”宁辰睁着两个水灵灵的大眼睛,一脸单纯地看向范大有。
范大有却依旧一脸不屑,没好气地说道:“见到了!”
见状,一旁的小安子忍不住皱了皱眉,更是满脸担忧地看向宁辰。
宁辰却只是笑了笑:“那孔老夫子愿意出面为太后贺寿吗?”
范大有似乎有些不耐烦,冷冷道:“请了,但他老人家有更重要的事去做,能不能来我也不确定!”
宁辰微微皱眉,打量着范大有,沉声道:“既然如此,那另外十万两赈灾银能不能到位,朕也不能确定了!”
范大有已然彻底失去了耐心:“陛下爱给不给!”
说罢,竟直接拂袖而去,甚至连礼都不行。
宁辰见状,脸色一沉,大声怒道:“好,很好,范大有,你给朕听好了,如果孔老夫子不出现在母后寿辰上贺寿,朕会立刻奏请母后,将你罢官流放……”
可范大有像是完全没听到,继续埋头做自己的事。
宁辰也只能拂袖而去。
刚回宫不久,范大有怒怼小皇帝宁辰的事情便已经传到了太后耳中。
太后无奈地摇了摇头,失望的语气中又带着些许不屑:
“不来就不来吧,本宫早就知道那小废物是不可能请动老夫子出山为本宫贺寿的。”
“他终究只是个愚蠢的九岁稚子,又哪里知道孔老夫子是个什么脾气的人。”
“殊不知,他越是逼着范大有去请孔老夫子,孔老夫子就越不可能出山……”
一旁的麽麽恭敬地说道:“是啊,天下谁人不知,那孔老夫子闭世多年,他一个小屁孩,怎么可能请动老夫子出山!”
“不过,他这片孝心还是值得夸赞的!”
太后再次露出了不屑的笑容:“孝心?”
“再有孝心也没用,本宫寿辰马上就到了,他这皇位也马上坐到头了……”
与此同时,养心殿内。
小安子看了眼闭着眼躺在床上若有所思的九岁少帝,愤怒地说道:“这范大有真是该死!”
“他竟然没能请动孔老夫子出山!”
“我就说,这种老腐儒根本就靠不住……”
说到此,他又担忧地说道:“陛下,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以范大有下午的那个态度,他根本就没能了解您的良苦用心!”
“那孔老夫子肯定也不会出山,那您之前所有的努力和计划岂不都白费了?”
“我、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而宁辰像是想清楚了什么,突然睁开眼坐起来,九岁的脸上却透着一股远超他年纪该有的冷静与淡定。
他并没有直接回答小安子,而是兀自问道:
“太后这一年在行宫的事情你查清楚没?”
小安子自责地摇了摇头。
宁辰皱了皱眉,眼里闪过一丝失落,喃喃道:“难道自己猜错了?”
小安子见状,愧疚道:“陛下,都是奴才没用……”
宁辰收拾好心情,笑了笑:“无妨,东厂到现在已经发展了多少人?”
小安子道:“加上我们二十四死士,如今总计五十八人!”
“您放心,他们都没问题,奴才都是按您之前的吩咐,用尽了各种手段,包括用他们的家人作为要挟……”
宁辰伸出小手拍了拍小安子的肩膀,一脸轻松地朝着小安子勾了勾小手。
附在其耳边轻声说道:“既然暴风雨总归是要来的,不妨就让它来得更猛烈些,你记住,为防万一,备用计划也得好好准备……”
宁辰说完自己的安排,抬手伸了伸懒腰,满脸轻松:
“很好,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小安子愣了愣!
虽然他能感受到小皇帝骨子里透出来的自信,但他还是有些不解。
“陛下,恕奴才多言,那范大有分明就没明白您的良苦用心,孔老夫子肯定也不会出山,您又哪来的东风可等?”
“奴才实在不懂,您为何还能笑得出来?”
“难道你真的就如此确定孔老夫子会出山助您?”
宁辰没有多加解释,稚嫩的脸上依旧充满了自信。
他斩钉截铁地说道:“会,他们一定会!”
“而且,他们肯定会像朕预料的那般助朕……”
两日后清晨。
偌大的大宁都城早早便沉浸在普天同庆的繁华热闹之中。
街上张灯结彩,人群摩肩接踵。
在大队人马的护卫下,在文武百官的跟随下,宁辰身着金色皇袍,一脸乖巧地与太后同乘龙辇,朝着宫外而去。
太后轻轻抓起宁辰的小手拍了拍:“辰儿有心了,竟然能想到发动民间活动替本宫贺寿,本宫甚是期待啊!”
宁辰睁着两个大眼睛,满脸天真懵懂:“母后,您放心,这次寿辰,皇儿一定会给您一个个大大的惊喜,保证让您开心……”
“求救?他在向我们求救?”
“这、这……”
范大有懵了很久,实在想不通恩师为何会如此说。
经过老师的点拨,他已然知道了小皇帝宁辰所面临的局面。
是啊!
一个傀儡小皇帝,太后又打定主意一定会废了他,更是联合了宰相等一众朝臣。
面对这样的局面,别说是一个九岁小孩,就算是他,就算是任何其他人,只怕都找不到破局的办法。
可他实在不明白,老师为何说小皇帝想到了破局的办法,而且还是在给自己发求救信号?
他目前的所有行为,明明只是在讨好太后!
难道他是指望讨得太后欢心,然后期待太后不要废他?
这、这怎么可能?
见状,孔老夫子再次叹了口气,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和下来。
缓缓解释道:“如果老夫所料不错,从小皇帝那日在朝堂上以死相逼开始,他便已经谋划好了一切。”
说到此,孔夫子忍不住赞道:“小小年纪,就能想到在朝堂上想出以死相逼这样的顶级阳谋,此子日后定不简单……”
正说着,范大有突然疑惑道:“阳谋?为何……”
孔夫子恨铁不成钢地瞥了眼范大有:“你说是为何?你好好想想你读过的那些史书!”
范大有努力地回想着,突然,他眼前一亮,激动地说道:“明白了,是阳谋,确实是顶级阳谋!”
“特别是他那时说的那句‘看你们背不背得起朝堂之上逼死天子的骂名!’”
“他知道朝堂上的那些人都不愿背负逼死天子的骂名,所以才故意在朝堂上以死相逼!”
“为的就是拖延时间!”
见范大有终于开窍了,孔老夫子欣慰地捋了捋胡须,继续道:“所以你现在还说他昏庸吗?”
范大有又问道:“您说这一切都在他的计算中,可、可我后来弹劾赵思文的事他怎么可能提前知道?”
孔老夫子叹道:“你啊,真是糊涂,完全不理解他的良苦用心!”
“他从那日以死相逼开始,就料定朝堂上肯定有人会站出来帮他说话,而你偏偏站出来了。”
“他知道,太后等人一定不会放过你,所以没过多久你就中了他们的圈套,在朝堂上弹劾户部尚书赵思文。”
“这也正是小皇帝高明之处,他假意让你戴罪立功去赈灾,就是为了保你的同时,向你发出求救的信号!”
范大有再次一怔:“圈套?难道我弹劾赵思文是他们设计好的圈套……”
想到此,他不禁后背一凉!
而恩师说小皇帝早就料到了这一些,更是让他无比震惊!
但想了想,他又问道:“可、可他既然是要保我,就应该全力帮助我赈灾,又怎会做出不顾灾民死活,只为讨好太后的事?”
“而且,您说他是要向我发出求救信号,可他明明什么都没和我说……”
孔老夫子道:“糊涂,你是真的糊涂啊!”
“你想想,太后一心要废他,肯定对他百般监视,他如果随意说出来,万一被传到太后那里,他甚至都不用等到太后寿辰就会被废!”
“而且,你能中了太后等人的圈套就说明你身边肯定有太后的耳目!”
范大有不由地皱了皱眉头:“耳目?”
孔老夫子继续道:“所以啊,他既然早就料到了这一切,又怎会傻到明着告诉你?”
“这种情况下,他只能表面上装作讨好太后,迷惑太后、拖延时间,暗地里助你!”
范大有不解道:“可他明明没有助我,他甚至连那十万两赈灾银都不让我继续索要……”
孔老夫子摇了摇头:“你是真的傻啊,完全就是个书呆子!”
“难道你就看不出,他表面上让京兆府尹发动民间活动为太后贺寿,实际上就是在帮你赈灾吗?”
“而且这比你直接用银钱赈灾更有效果,这种以工程代替赈灾的方式甚至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好的赈灾方式!”
“帮我赈灾?最好的赈灾方式?”
“这、这……”范大有的脑子越来越懵。
他并非很笨,但实在是因为老师的话太让他震惊,他一时根本无法反应过来。
而且偏见本就是座大山,他之前对小皇帝可是充满了偏见!
孔老夫子继续道:“发动民间活动,必定会带来众多民间工程。”
“工程一多,自然就需要更多工人,而小皇帝故意在你面前压低灾民的工钱,这就会让那些富人为了节约钱更多的雇佣灾民!”
“虽然赚的钱少了些,但灾民最起码能自给自足,这不是帮你赈灾又是什么?”
范大有皱了皱眉,回想到这几日赈灾时的发现,他如惊天霹雳般猛地恍然大悟,一拍自己的脑袋:“原来如此!”
“难怪,难怪这几日领救济粮的灾民越来越少。”
“原来那些灾民都去打工赚钱,自给自足了……”
说到此,他似乎彻底开窍了,心中顿时对此计充满了敬佩。
更是激动地说道:“而且如此一来,既能不用国库的银子,帮本就空虚的国库节约开支,还可以大张旗鼓地为太后贺寿,搏得太后欢心,为他争取时间!”
“这、这简直就是一石三鸟之计!”
“厉害,厉害,这以工程代替赈灾的办法果然精妙!”
经过恩师的点拨,他这才发现这小皇帝的厉害之处。
心中顿时对小皇帝充满了敬佩!
一个年仅九岁的稚子,竟能在这样的局面下做到如此地步!
难怪!
难怪恩师会说他是千古一帝的坯子!
想到此,他突然又狠狠抽了自己两巴掌,痛心疾首地说道:“糊涂,我怎么就这么糊涂!”
他又看向孔老夫子,说道:“恩师,多亏了您的点拨,不然到现在我还不知道陛下的良苦用心,甚至还在恨他……”
见状,孔老夫子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道:
“无妨,小皇帝不会和你计较的!”
“你可知,赈灾一事还不是这小皇帝最厉害的地方!”
范大有再次一愣,很是认真地想了想,此刻他只觉得自己那被偏见堵塞的大脑瞬间通畅了。
仅是片刻,他便反应了过来,激动地说道:“没错,他最厉害的地方就是以举办诗会为太后贺寿为借口,让我来找恩师您!”
“陛下肯定已经猜到,您听完我的讲述,一定会明白他的良苦用心!”
“也知道您和我在知道了他的良苦用心后,一定会帮他!”
“而这就是他向我们发出的求救信号!”
此刻,范大有终于彻底明白了宁辰的所有良苦用心!
孔老夫子脸上终于浮现出笑容,道:“不错,你总算是开窍了!”
范大有挠了挠头,尴尬地笑道:“是学生愚钝,幸亏有您在!”
“不然我还会一直误会我们这位小皇帝……”
孔老夫子再次看向远方,若有所思地说道:“不是幸亏有老夫,而是幸亏小皇帝足够厉害!”
“这一切都早在他的谋划之中!”
闻言,范大有深深点了点头心中充满了对小皇帝的愧疚与敬佩:
“是啊,这一切都在咱们的这位小皇帝的谋划之中!”
孔老夫子再次捋了捋银须,郑重道:“咱们的这位小皇帝能选中你与为师,说明他是真的不简单!”
“年仅九岁,还是懵懂无知的年纪,他却知人性,懂隐忍,善伪装,精谋略!”
“这不正是千古一帝的坯子吗?”
“所以啊,大有,遇到这样的小皇帝是我们这种人的幸运,我们必须好好辅佐他,助他成就千古一帝!”
范大有用力地点点头。
突然又转身面朝皇宫的方向跪了下来,重重地磕了几个头,严肃地说道:“陛下啊陛下,老臣愚钝,到现在才知道您的良苦心!”
“老臣发誓,往后余生,臣定当全心全意辅佐您!”
此刻,他是彻底对宁辰这个年仅九岁的小皇帝心悦诚服、死心塌地!
老夫子见状,也朝着皇宫的方向拱手弯腰,脸上充满了期待的微笑。
片刻后,他又对范大有道:“大有,接下来你应该知道怎么做吧?”
范大有用力地点了点头:“放心吧,学生知道,学生一定不会让您失望,更不会让陛下失望……”
“这小皇帝是怎么了?疯了吗?”
“怎么突然冲着我们发脾气啊?”
见宫女太监们议论纷纷,小安子用手语比划道“他这是因为太后不让他出宫玩不高兴了!”
太监宫女们不满道:“又不是我们不让他出宫玩的,有本事去跟太后发脾气啊,就只知道对我们这些下人发脾气……”
小安子叹了口气,再次比划着让众人注意言行。
夜色越来越深。
宁辰躺在床上,似乎还在发脾气。
突然,殿外传来一道轻微的脚步声,殿门随之缓缓被推开。
宁辰看也不看,怒道:“滚,朕不是说了让你们都滚远点吗?”
然而,那道脚步声不仅没有停下,反而加快了速度。
宁辰心中一惊,当即坐了起来,却见一个小太监正拿着匕首飞扑过来。
“救、救命……”
“来人啊,有刺客,快来救朕……”
宁辰惊恐地大声呼喊着,但那匕首还是直直地刺了过来。
所幸宁辰反应够快,当即用被子挡下了那一刀。
但那小太监力大无比,匕首刺穿了被子还是插进了宁辰的左肩。
就在此时,小安子及时带人冲了进来。
却不想那小太监身手了得,接连刺伤了小安子和几名太监,再次将匕首对准了宁辰。
与此同时。
另一边,潘玉正在房间里休息。
突然听到门外传来急报:“潘将军,不好了,有人要刺杀陛下,小安子公公让奴才通知您,快去救驾……”
“什么?”
“都刺杀进皇宫了?”
潘玉心头一惊,一股不祥的预感顿时涌上心头。
顾不得其它,他倏地从床上跳了下来,连衣服都来不及穿便抓起刀飞奔出门。
“完了,完了……”
“小畜牲,你可千万不能出事啊!”
“不然我这禁军统帅算是干到头了……”
潘玉心中暗自祈祷,一路狂奔!
万万没想到,他潘玉竟然有这么一天!
以前他巴不得小皇帝宁辰早点死,可现在却生怕他出意外!
“哐当”一声!
潘玉一脚踹开殿门,却见小皇帝已经受伤倒地,鲜血染红了宁辰的衣服。
旁边还躺着几具侍卫的尸体,一些受伤的太监也倒在地上痛苦呻吟。
“不要!”
潘玉一声惊呼,那刺客手中的匕首竟已经再次捅向了宁辰。
这一刻,潘玉心如死灰!
甚至已经想到了自己被太后五马分尸的画面。
然而!
就在他彻底绝望之际,身受重伤的小安子突然从地上爬了起来,一个飞扑,竟直接挡在了小皇帝身前。
一声惨叫,匕首狠狠刺中了小安子的右胸!
还有机会,还有机会!
只要宁辰不死,只要能活捉那刺客,自己就还有希望!
不仅如此,只要能撬开刺客的嘴,说不定自己还能在太后面前立下一个天大的功劳!
一瞬间,潘玉那颗已然死了的心似乎再度复活了过来,没有任何犹豫,拔出刀便飞掷而出。
眨眼间,那柄刀不偏不倚,径直插进了那刺客的后心窝。
于此同时,潘玉已然飞身冲了过来,一脚飞踹,竟将那刺客踢飞数米有余!
他看了眼宁辰,见宁辰没死,当即控制住刺客,大喊道:“快,快传御医,绝不能让刺客死了,快……”
然而,话音未落,那刺客终究还是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只是他即便死了,眼睛开始直勾勾地看向宁辰。
潘玉彻底懵了!
他瘫坐在地上,脸上写满了绝望!
更是如行尸走肉般狠狠抽着自己的脸,无比懊恼:“完了,这回真的是完了……”
小安子不甘地看向一脸沉思的宁辰,目光中充满了悲凉,“我们的人也白白牺牲……”
正说着,宁辰突然打断道:“他不会白白牺牲!”
“如若朕没猜错,今日早朝上发生的都是太后演的一出戏,但她既然已经将潘玉革职,甚至还推上了朝堂,这也就说明,这是潘玉的最后一次机会!”
“也就是说,只差最后一口气,我们便能将潘玉除掉……”
小安子愣了愣,但很快便反应了过来:“既然如此,不如我们再来一次……”
宁辰摇摇头:“不行!”
“这种办法不到万不得已,我们绝不能再用!”
“不然就算我们将潘玉杀了,也会暴露我们自己!”
“潘玉经历这次后,也一定更加提防,全力搜查刺客!”
“雁过留痕,他迟早会查出来,我们不能再冒风险。”
说到此,宁辰叹了口气,幽幽道:“现在只能按兵不动,等范大有发那边的进展……”
他很清楚,这件事过后,他剩下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一旦潘玉顺着刺客查到小安子和自己,那之前谋划的一切全都白费!
而如果让好不容易一直被自己蒙蔽的太后回过味儿来,她一定宁可不继续装“贤后”,也会提前对自己动手!
此刻,他只感觉一步步被逼到了悬崖边沿。
也不知道范大有那边什么时候才能有结果,不然的话,自己就真的只能兵行险着了……
正说着,门外突然来报:“陛下,太后让您过去一趟,说是孔老夫子来了,要给您上课!”
宁辰猛地一怔!
老夫子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他不是要去西川暗中帮助范大有吗?
莫非已经有进展了?
想到此,宁辰心中大喜,连忙去见太后。
不久后,皇宫书房内。
宁辰看向依旧仙风道骨的老夫子,期待地问道:“怎么样,夫子,范大有那边……”
正说着,孔老夫子突然问道:“老朽刚回京都便听闻陛下遇到了刺杀,这是陛下您安排的吧?”
宁辰一愣,他也没想到,这老夫子竟然能一眼看穿,实在厉害!
“不错,这次刺杀的确是朕安排的……”
不料,老夫子突然沉声训斥道:“糊涂!”
“你怎么能做出如此糊涂的事情?”
“你可知,你这是把自己往死路上逼……”
宁辰皱了皱眉,深深地看向老夫子。
那神情似乎是已经知道老夫子要说什么了。
沉吟片刻后,他沉声道:“朕也知道在皇宫安排这场刺杀可能会带来的后果。”
“但朕时间不多了!”
“时间不多?”
孔老夫子猛地一怔。
“陛下这是何意,之前寿宴一事,不是已经帮陛下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吗?”
孔老夫子疑惑地看向宁辰,但看着宁辰那副表情,仅是片刻他便反应了过来:“难道这段时间又发生了什么……”
“太后给朕下了毒,至今还未查出到底是什么毒药。”宁辰惨笑一声,“所以,朕只能想办法将计划提前。”
“下毒?”
老夫子愣了愣,他仔细地盯着宁辰,神情很快便从震惊变成了愤怒:
“你是说太后对陛下你下毒了?”
“这、这……”
“果然是最毒妇人心,竟然对一个九岁稚子下毒,简直天理不容!”
老夫子气得胡须都在颤抖!
他当然知道太后是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但他万万没想到,太后竟然会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之力的小孩下毒!
明明她已经掌握了整个朝堂,明明小皇帝在她面前伪装得很好……
正想着,宁辰却反而笑着安慰道:“夫子不必如此生气,史书是胜利者写的,皇权之争本非儿戏,有的只是成王败寇,手段什么的,无卑鄙正大之分!”
凤仪殿。
听完赵思文的描述,太后摆摆手:“本宫知道了,你办得很好,去吧,专心给本宫把寿辰办好!”
赵思文当即行礼:“是,您放心,属下一定尽心尽力!”
看着赵思文小心翼翼地离开,原本带着笑意的太后眉头突然微微皱起,喃喃道:“没想到啊,这小废物还真有点让我意外!”
“他到底想干什么?”
“不是要收买人心吗?可为何不仅不帮着范大有要钱,还帮赵思文说话,训了范大有一顿?”
一旁的麽麽弓着腰,轻声道:“娘娘,依老奴想,会不会是您多心了,说不定那小皇帝根本就没想着收买人心!”
“正如他自己所说,他只是怕灾民影响您的寿辰,所以才想亲自出面,讨您的欢心……”
太后摇了摇头:“如果真是这样自然是好!”
“原本一个九岁稚子本不必本宫如此防备,还特意试探,但本宫总觉得他怪怪的!”
“你应该知道,女人的感觉总是很准的……”
说到此,太后又正色道:“不行,虽然他不值得本宫重视,但还是不能大意,对他的监视还是要继续!”
“不然本宫不放心!”
麽麽道:“是,娘娘……”
而此时,载着宁辰的马车已经来到了京兆府门口。
作为大宁京都的府衙,其规模的确不小。
但也正是因为在京都,天子脚下,虽规模不小,但建筑却格外陈旧。
宁辰心里很清楚,这种地方就算是贪,也得装出个清廉模样出来。
亮明身份,宁辰带着小安子和几名侍卫很快便见到了京兆府尹王忠良。
“王大人,太后马上要过寿辰的事,你知道吧?”宁辰睁着一双大眼睛,天真地看向王忠良。
“回陛下,微臣知道,只是微臣身份低微,想尽些孝心又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过陛下您放心,微臣就算是倾家荡产,也必定会为太后娘娘献上自己的一点点心意……”
都是人精,宁辰一开口,他便知道这位小皇帝的意图。
现在外面灾民众多,小皇帝又力保范大有这个老腐儒主持赈灾。
现在一个人突然跑到我这里来,肯定是这傀儡小皇帝筹集不到银子,想以贺寿的名义让自己这个父母官往外掏银子!
笑话!
只要不傻,谁看不出太后娘娘的意思!
支持陛下赈灾,不就等于得罪太后娘娘吗?
自己就算有银子也不可能献出来用在赈灾上!
不料宁辰笑了笑,道:“我知道王大人你一向清廉,自然不至于让你倾家荡产!”
王忠良心中暗自冷笑:不至于倾家荡产?看样子你是多少都得逼我往外掏啊!
不料宁辰接下来的话却让他直接愣在了原地。
“王大人,太后寿辰乃是天底下最大的事,更是我大宁普通同庆之事,朕是想让你发动一些民间活动来给太后祝寿!”
“你想啊,你就算倾家荡产给太后准备贺礼,又能拿出来多少?”
“能入得了母后的眼吗?”
“还不如另辟蹊径,多发动些民间活动给太后祝寿,这可比你自己掏银子划算得多啊!”
“只要你办得好,太后一定会记住你,日后之事,你懂的!”
发动民间活动给太后祝寿?
王忠良愣了愣!
什么情况?
这傀儡小皇帝真的不是借太后寿辰来要钱赈灾的?
王忠良谨慎地说道:“可、可发动民间活动还是要很多钱啊,微臣听说国库空虚,我京兆府内更是资金匮乏,只怕没那么多资金用来打动民间活动……”
宁辰笑了笑,道:“你没有,京都的那些富人还没有吗?”
“你放心吧,那些人都聪明得紧,让他们捐钱赈灾他们是不会出,但给太后祝寿这种事,他们肯定会出的。”
“朕此次借着赈灾名义出宫,就是想给太后准备个惊喜,让整个京都的百姓通过各种活动来为太后贺寿!”
“这种祝寿形式可是前无来者的!”
“只要你办好了,朕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到时候太后高兴了,朕自然也会在太后面前替你美言!”
王忠良再次一怔,眉头都拧在了一起,狐疑地打量着面前这个故作神秘却一脸稚嫩的九岁稚子。
心下暗道:“难道是自己想多了?”
“这小皇帝压根就不关心赈灾,说到底就是为了讨好太后!”
很快,他心底的那笔账便算清楚了。
小皇帝说得很对,自己掏再多银子都赶不上朝堂上的那些大员,还不如另辟蹊径。
只要能让太后记住,自己以后飞黄腾达岂不指日可待?
关键是像小皇帝说的,发动民间活动为太后祝寿,根本就不需要自己掏钱,这种事民间那些有钱人哪个不会不争前恐后送钱上门啊!
说不定自己还能暗中捞一笔!
王忠良的脸上逐渐笑开了花,当即朝着小皇帝行了个大礼:“陛下圣明,微臣一定尽力!”
宁辰心中暗笑:很好,上套了!
但仍旧装出一副稚嫩稚子模样,说道:“你们可以举办个龙舟节,你可以让百姓自发组织龙舟队伍……”
宁辰将自己的想法说完,又嘱咐了一句:“朕目前想到的就只有这些,你若是有什么其他的想法随时补充。”
“朕只有三个要求,第一尽量别花官家银子,包括你自己的!”
“第二,活动一定要盛大,活动种类越多越好!”
“第三,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前,千万保密,天知地知,你知朕知,绝不能让别的官员知道!”
“否则一旦别人学着用同样的方式,那这就不叫惊喜了知道吗?”
王忠良点头如捣蒜,脑海里甚至已经有了画面,兴奋地嘴都咧到了耳根处。
临走前,宁辰还扔下一句:“县衙如此破败,你也该修一修了,记住,别用官家的钱哟!”
王忠良这样的人精自然清楚宁辰这句话的意思,这不就是在暗示自己可以借着这次活动暗中捞一笔吗?
今日宁辰的到来着实让他十分意外。
以至于宁辰走后,王忠良还站在府衙门口久久驻足目送。
口中还不住地赞叹道:“这小皇帝还怪好的嘞!”
“简直越看越可爱!”
“不行,我得马上行动起来……”
马车驶离府衙,小安子再次掀开车帘往外看了看跟在后面的侍卫。
然后回身用只有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问道:“陛下,您只说让王忠良发动民间活动,可他后面会像您预想的那样去雇请灾民吗?”
宁辰眨了眨那双清澈的大眼睛,笑道:“放心吧,朕之前已经让范大有用灾民去做事,而且只给他们普通工钱的三成。”
“如此低廉的工价很快就会传开,王忠良也好,民间那些富人也罢,只要他们开始组织民间活动,自然少不了各种工程,也就不会白白错过工价便宜的灾民!”
“到时候一定会有大量的灾民被他们花钱雇去做事,如此一来,他们就等于在帮朕救济灾民了!”
“这就叫做以工代赈!”
小安子愣了愣,道:“以工代赈?”
很快,他的目光中便充满了敬佩:“难怪,难怪,陛下英明!”
说到此,他又担忧道:“只是不知道范大有能不能理解您的一片苦心……”
宁辰笑道:“他呀,现在只怕在到处借钱了,说不定又会恨朕!”
小安子又不无担忧地轻声问道:“陛下,奴才就担心范大有就算明白您的苦心,只怕他也未必会帮您啊!”
“而且就算他愿意帮您,毕竟他只是个言官,就算死谏,也只怕很难改变太后要废您的决定……”
宁辰稚嫩的脸上浮现出一抹自信的笑容:
“你还是不太了解范大有这种人,放心吧,通过这次赈灾,朕会让范大有死心塌地支持朕!”
“而只要范大有真心助朕,朕有办法对付太后!”
说到此,宁辰又伸出小手拍了拍小安子的肩膀,严肃认真地看着小安子的眼睛,坚定地说道:
“你要相信文人的力量,就如朕相信你们一样……”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