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类型 > 一种本质的规定性所谓文学

第一章

发表时间: 2023-06-01
并非如此,尤其是在当代文学的领域中,网络文学研究已经是蔚为大观的一个分支门类。
因为所谓的中文系“学院派”,他们的工作对象是“文学史”而非“文学”;对他们来说,“文学”并不具备一种本质的规定性,所谓“文学””literature”不过只是一个17世纪才逐渐形成的历史性范畴,而我们一般读者所普遍抱持的那种“纯文学观”,更仅仅只是80年代“新启蒙”发展而来的产物。
不单是普通读者,上世纪的学院派研究者也容易将这类历史性的范畴理解为自然化的,并不加反思地用这一范畴背后所预设的观念来编纂、组织文学史中的“正典”篇目。
这就造成了一种普遍的压抑:许多并不符合这一标准的内容,被排斥出了“文学”的序列。
这种压抑的不合理性,在90年代愈发被凸显出来。
一方面,在学院内部,福柯、布尔迪厄、伊格尔顿、詹姆逊、海登·怀特等人的理论在这一时期大量地进入中国,当时的年轻学者们”亦是今日“重写文学史”的主力”被“知识考古学”等思想深深吸引,开始重新审视近代以来文学史书写中的种种未经反思的“预设”、“前见”以及隐藏在连续性之下的“断裂”;另一方面,在学院外部,支撑80年代以来“纯文学观”的诸多“装置”开始逐渐瓦解,比如为“纯文学”本身提供合法性的专业期刊、杂志和评审机制已日渐式微,尤其是步入21世纪之后,随着网络的兴起,媒介的代嬗对文学体制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90年代以后,能具备广泛社会影响力的“纯文学”写作已日渐稀觏。
同时,改开以来踵起的世俗化观念和新自由主义思想浪潮,亦对“新启蒙”以来的文学观念产生重大冲击。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一时期一直缺乏有力的、系统性的思想史研究。
因此,只要稍微对90年代以来文学史有所了解,都能清楚地感知到这种书写的困难程度:文学史家面对的是一个密布着zz红线的、高度多元化的、破碎的文学图景,既往所有关于“文学”的编史学知识都不再适用;无论是科幻小说也好,还是网络文学也罢,它们都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