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半夏小说吧 > 其他类型 > 穿书七零:开局被奶狗弟弟叫老婆余夕沈易安全文

穿书七零:开局被奶狗弟弟叫老婆余夕沈易安全文

5467号番茄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孩子静悄悄,肯定在作妖,果然,余夕就看到自家菜园子里还没多大的小青菜被人薅了一些。这给余夕气的,菜自打种下去,她自己都还没摘过一把呢,倒是别人先吃上了。过去一看,他们桌上的盘子里,躺着自家小青菜的尸体。“滚,赶紧给我滚,你们爱住哪住哪,我好心好意收留你们,你们倒好,问也不问,偷我菜园子里的菜。”进了房间,就开始卷王招娣和郑瑶瑶的东西,倒是把吴琴吓醒了,她是和孙援朝搭伙的,不在这边吃饭。余夕摆了摆手,让她不用管自己。打包好东西,就连人带碗撵出了门,懵逼的郑瑶瑶,手里还端着他们没洗的锅。“对不起,我知道错了。”郑瑶瑶这时候才想起向余夕道歉,但余夕根本不想理,用力把郑瑶瑶推出门外后,便迅速将大门从里面锁上了。沈易安正搬了小马扎坐在房檐底下...

主角:余夕沈易安   更新:2025-01-10 14:0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余夕沈易安的其他类型小说《穿书七零:开局被奶狗弟弟叫老婆余夕沈易安全文》,由网络作家“5467号番茄”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孩子静悄悄,肯定在作妖,果然,余夕就看到自家菜园子里还没多大的小青菜被人薅了一些。这给余夕气的,菜自打种下去,她自己都还没摘过一把呢,倒是别人先吃上了。过去一看,他们桌上的盘子里,躺着自家小青菜的尸体。“滚,赶紧给我滚,你们爱住哪住哪,我好心好意收留你们,你们倒好,问也不问,偷我菜园子里的菜。”进了房间,就开始卷王招娣和郑瑶瑶的东西,倒是把吴琴吓醒了,她是和孙援朝搭伙的,不在这边吃饭。余夕摆了摆手,让她不用管自己。打包好东西,就连人带碗撵出了门,懵逼的郑瑶瑶,手里还端着他们没洗的锅。“对不起,我知道错了。”郑瑶瑶这时候才想起向余夕道歉,但余夕根本不想理,用力把郑瑶瑶推出门外后,便迅速将大门从里面锁上了。沈易安正搬了小马扎坐在房檐底下...

《穿书七零:开局被奶狗弟弟叫老婆余夕沈易安全文》精彩片段


孩子静悄悄,肯定在作妖,果然,余夕就看到自家菜园子里还没多大的小青菜被人薅了一些。

这给余夕气的,菜自打种下去,她自己都还没摘过一把呢,倒是别人先吃上了。

过去一看,他们桌上的盘子里,躺着自家小青菜的尸体。

“滚,赶紧给我滚,你们爱住哪住哪,我好心好意收留你们,你们倒好,问也不问,偷我菜园子里的菜。”

进了房间,就开始卷王招娣和郑瑶瑶的东西,倒是把吴琴吓醒了,她是和孙援朝搭伙的,不在这边吃饭。

余夕摆了摆手,让她不用管自己。

打包好东西,就连人带碗撵出了门,懵逼的郑瑶瑶,手里还端着他们没洗的锅。

“对不起,我知道错了。”

郑瑶瑶这时候才想起向余夕道歉,但余夕根本不想理,用力把郑瑶瑶推出门外后,便迅速将大门从里面锁上了。

沈易安正搬了小马扎坐在房檐底下处理蘑菇,下雨天长出来的蘑菇,很少有虫眼,两篮子的蘑菇处理完,不能吃的,也就一点。

留下晚饭要吃的量,剩下的余夕都放进空间里了,这种阴雨天,蘑菇放在外面很容易生虫。

至于李爱国大晚上出门这件事,周兰花压根就没什么意见。自从她家男人当上大队长,这种情况对她来说都是家常便饭了。

尽管中午的时候雨就已经停了,但天空依旧被厚厚的乌云笼罩着,别说是月亮了,就连星星都看不到一颗。

李爱国起初还有些担心山路不好走,尤其是带着余夕这位女知青,可能还要多耽误一点时间。

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余知青走起路来那腿就跟安了发条一样,速度飞快。

反倒是他这个在村里生活了几十年的本地人,时不时还要被树根或者别的东西绊一下。

由于担心被人发现,李爱国手里拿着手电筒,愣是没敢打开,连带着余夕和沈易安也没敢用手电。

三个人摸着黑到了跟公社武装部约好的地方。

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秦长征特意带了不少民兵过来。

碰面后,甚至都来不及相互寒暄几句,便立刻马不停蹄地跟随余夕和沈易安朝着山洞所在的方向快步走去。

没过多久,就来到了山洞口。

原本覆盖在洞口处的那些藤蔓此刻竟然有明显被人扒拉过的痕迹。

见此情形,秦长征当即向余夕三人做了一个手势,示意他们暂且留在洞外,又安排了几个民兵负责看守住洞口。做完这些,他才带着剩下的人小心翼翼地迈入山洞之中。

余夕和沈易安从这个山洞出来的时候,可是将洞口仔细地恢复成了原状。

现在洞口的藤蔓被扒开,这无疑表明有人在里面,并且这个人随时有可能冲出来。

想到这里,余夕不由自主地朝着洞口藤蔓的位置挪动了几步。心里暗自琢磨着,如果真有人从洞中跑出来,自己好歹也能暗戳戳给对方使个绊子什么的。

要是没有那些民兵以及李爱国在场,即便洞里真的有人,她也丝毫不会怕。关键是现在这么多人在,她压根就不敢用异能。

“砰”的一声,枪响划破了原本寂静的山林。

没过多久,秦长征就带着一众民兵从山洞里走了出来。

他们不仅将那些箱子全部搬了出来,而且在队伍后面,还押着一个嘴里不断哼哼唧唧喊疼的男人。


我们这次来得匆忙,也没来得及好好准备些拿得出手的东西给你。手表的话,就让易安陪你一起去挑。

这两个红包是我和易安他爸给你的一份见面礼。还有这个包里,是我给你买的衣服以及其他一些小玩意儿。”

说着,赵雅琴满脸笑容地将两个鼓鼓囊囊的大红包塞进了余夕的手上。

一旁站着的沈易安忍不住嘟囔起来。

“这也是给儿媳妇带的,那也是给儿媳妇带的,所以妈您就没想过,您除了有个儿媳妇,在乡下可还有个眼巴巴盼着您关怀的亲儿子正吃不饱穿不暖呢!”

听到这话,赵雅琴转过头来,狠狠地瞪了沈易安几眼,眼神中的嫌弃之色愈发浓烈。

“哼,我瞧着你可比当初下乡那会儿胖了好几斤呢,你赶紧老老实实给我交代清楚,你是不是光顾着自己吃喝,每天都让我的宝贝儿媳妇挨饿受冻啊?”

一口巨大无比的黑锅就这样毫无征兆地砸在了沈易安的头上。

沈易安直喊冤。

比起下乡前,他和余夕其实都长肉了,只是余夕原本身体底子就比较差,所以看起来才不那么明显罢了。

晚饭是沈易安以及沈父沈乾做的。

余夕知道为什么沈易安做饭这么熟练了,原来还有一层家传的缘故在里面啊。

看到他们在灶台那里忙碌,余夕就想过去帮忙洗洗菜啥的,毕竟,公公婆婆第一次上门,哪有自己这个儿媳妇在一旁看着,让公公上手做饭的道理?

结果还没站起来,就又被婆婆按在了炕上,炕桌上,还放着好几根两个指头粗的小萝卜。

余夕不禁想起赵雅琴在菜园子里祸祸那些萝卜的时候,沈乾父子俩那副不忍直视的表情,一想到这儿,她就想笑。

说起来,余夕自己也喜欢吃这种三两口就一个的半大萝卜。不过她拥有空间,可以轻松催生这些蔬菜,所以也就懒得亲自跑去菜园子里祸祸了,要不然这些萝卜哪还能留到现在?

有一回周兰花过来,看到余夕就这么祸祸还没长成的萝卜,连话都没说上两句,就着急忙慌地从自家拿了好几根萝卜过来。

还让她想吃了就去家里拿,可不能再祸祸菜园子里还没长大的那些了。

“有他们父子俩操持这些事呢,你呀,就只管安心地坐在这等着吃就行了,刚才在外面不好直接给你,毕竟还得提防村里一些爱嚼舌根的人不是?虽说眼下可能不好戴出来,但不管到什么时候,它们都是能够直接当钱花的。”

赵雅琴从带来的一个包里拿出了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木头匣子,示意余夕打开看看。

好家伙,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原本声称自家只是做点小本买卖的沈易安,一出手就是一张高达五位数存款的存折,而口口声声说自己出门匆忙、压根儿没来得及准备什么礼物的赵雅琴,先是一人几十张大团结的见面礼,这会儿又掏出这样一个木头匣子。

且不说那最上层的金手镯、金戒指和金项链,光是往底下看了一眼,余夕就觉得晃眼睛,满满当当装着的全是一根根金灿灿的小黄鱼啊。

保守估计,至少有个20根。

一根小黄鱼的重量是31.25克,20根就是625克,要是按照现代的金价一克按照800块钱算,这得是多少钱来着?


这是什么人间宝藏啊!

知道她不想住知青点,就提前想到了解决办法。

余夕恨不得现在就飞回去,立马搬家。

自己住一个房间,想给自己开个小灶啥的,也不用担心被人看见了。

“行,那锅碗瓢盆买一套放那边,到时候你就不在知青点那边吃了,我看你也不太想吃知青点的饭。”

在公社逛了一圈,余夕才跟沈易安去了供销社。

看见自行车的那一瞬间,余夕的眼睛又亮了,居然有自行车卖,她实在是不想每次来公社,都要走上一个小时的路。

只是自己好像没有自行车票。

就在这时,沈易安从兜里摸出来一张自行车票递给了她。

这下余夕不慌了。

“为人民服务,同志,我买辆自行车。”

“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同志,168块5毛,外加一张自行车票。”

还好她提前背了点语录,不然跟营业员沟通都是个大问题。

交了钱和票后,营业员将自行车推了出来,又给开了单子。

余夕示意沈易安先推着自行车,她还有其他东西要买。

又在供销社买了锅碗瓢盆、油盐酱醋等生活用品,也让供销社开具发票。

然后两人到公社信用社拿发票找会计报了账,又马不停蹄地去了派出所,凭借供销社开具的自行车购买凭证,给自行车砸上钢印并办理牌照手续。

拿到了一个小本本,这才意味着这辆自行车正式成为他们的财产。

忙完这些的时候,已经到了中午,国营饭店里人头攒动。

窗口处有一块小黑板,上面用粉笔清晰地写着当日供应的菜品。

而在小黑板旁边的墙壁上,醒目地张贴着几个大字:“不能无故打骂顾客”。

这也是极具年代特色的一个标志。

除了早上就供应的馒头、烧饼,然后就剩下白面条、菜汤面、桃花面以及猪肉炖粉条,年代文标配的红烧肉,倒是没有。

“两碗桃花面外加一份猪肉炖粉条,怎么样?”沈易安问余夕。

其实想点桃花面是因为之前没听过,他有点好奇桃花面是啥样的。

余夕其实也好奇,索性就点了这两样。

桃花面3毛8一碗,外加三两粮票,猪肉炖粉条4毛3一盘。

沈易安交了钱和票,就和余夕在靠窗的位置坐了下来,毕竟,他们自行车还停在外面呢,虽然上了锁。

等窗口那边叫到他们的时候,余夕和沈易安立马过去。

桃花面,其实就是在面煮出来之后加了一块一寸宽两寸长的烧肉、两个炸丸子以及调料汤。

端着面和菜的两人往靠窗位置走的时候,正好遇到了拎着东西的其他三人。

准确来说,是拎着东西的孙援朝和王招娣,至于郑瑶瑶,则是两手空空。

“真巧啊,你们东西都买好了吧,正好吃完饭一起回去啊。”

孙援朝跟他们打了招呼,郑瑶瑶就当是没看见他俩一样,眼神都不给一个,直接就去窗口买饭。

余夕和沈易安直接开动了。

这大概是她这几天吃的最舒服的一顿饭,如果忽略旁边一个白眼都快翻到天上去,一个眼巴巴看着他们那盘菜的女知青。

猪肉炖粉条里面加了酸菜,量也比较大。

余夕觉得自己失算了,早知道她就不要面了,买个烧饼,两个人刚好吃完。

看两人吃的差不多,忍了又忍的王招娣才眼巴巴地开口。

“沈知青,我看这菜你们也吃不完,要不我帮着你们解决一下?”

她是不敢问余夕的,昨天余夕那一番操作已经给她留下了阴影。

沈易安听这话也是一愣,合着想蹭饭吃,还想让他觉得她是在帮忙?

“你问我没什么用啊,今天饭还有菜都是余知青付的钱,我就一个蹭饭的。”

眼看王招娣又把目光投向了自己,余夕赶紧从包里摸出来一个饭盒,三下五除二就把剩下的半盘菜倒进了饭盒,扣上盖子,然后明知故问。

“王知青,你这么看我,是有什么想对我说的吗?”

一旁的孙援朝觉得郑瑶瑶和王招娣这两个女知青莫名其妙。

特别是这个王招娣,脑子跟进了水一样,昨天大队才给分的35斤口粮,今天她就给家里寄回去了20斤。

现在居然还厚着脸皮蹭肉吃,这年头,谁不馋那一口肉啊。

余夕把饭盒放进包里,又去窗口那边买了几个烧饼,早上的时候,她就发现国营饭店卖的烧饼挺好吃的。

反正下乡前,李桂华女士给她换了挺多粮票,不用也是浪费。

她实在是不想吃那卡嗓子的窝窝头和大碴子粥。

“你们先吃着,我们还有点东西要买,就不等你们了。”

说了一声,余夕就准备跟沈易安先走了,她也是刚想起来,她,忘了买肉。

这怎么可以,明天就要开始上工了,没吃过猪肉但也见过猪跑,上工一天下来,不吃点好的,她都怕第二天直接起不来。

三人吃的正欢,也就没注意沈易安是推着自行车走的。

到了猪肉摊,这个点,已经没什么好肉了,肥肉自然是没有的,就只剩下一点瘦肉还有大骨头了。

“你们来晚了,好肉都卖完了,就只剩下这点东西了,要的话,肉6毛8一斤,这几根大骨头给个5毛钱都拿走。”

这年头的人都爱买肥肉,但是余夕吃不下去肥肉,就算以前自己在家做红烧肉,她也只会买带一点点膘的瘦肉,而不是五花肉。

“叔,您给称一下,骨头也要了,就是要麻烦您把骨头给剁一下,我们是刚下乡的知青,也没啥工具,带回去怕不好处理。”

肉只有八两,加上大骨头,总共1块钱零4分。

有了自行车,回去的时候就快了很多,虽然是土路,但大队每年也会组织人填一下,倒是没有那么颠簸。

快到李家湾的时候,余夕就从自行车上下来了。


“哈哈,刚来都这样。多待一段时间,你们估计吃的比谁都香,油跟肉都是稀缺品,你们刚来,每个月还能领二两肉票,等这一年过去,一个月都吃不到一点肉的日子多了去了。”

“就是就是,第一年还有粮食供应,后面就只能靠工分来分粮食了,工分不够的,吃饭都是问题。”

吃完饭回去,余夕从自己的口粮袋子里舀了自己这顿饭的口粮还给吴知青,打了水洗完脚,就准备躺一会儿。

这两天两夜都是硬座,就算困了,也只能坐着趴在小桌板上枕着胳膊睡,压根睡不好。

这会儿她觉得自己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结果刚躺下,就觉得不对劲。

她记得自己铺完床的时候还试了下,没有现在这么硬啊。

把床单掀开一看,好家伙,来的时候,李桂华女士给她装了床旧的被子让她铺床上,睡着软和。

因为有点大,余夕铺的时候就直接折成双层铺在了靠墙的位置。

结果掀开床单一看,折成双层拿来当床垫的被子已经被摊开了。

新来的加上她一共3个女知青,王招娣带过来的被褥床单都比较破旧,自然不可能是王招娣。

看着在旁边吃江米条的郑瑶瑶,余夕直接发火。

“你要是自己没东西铺床,就直接睡在席子上啊,问也不问一声,直接动我东西,给你5分钟,把我东西恢复原状,不然咱们就去大队长那里说理。”

“要不是我东西还没寄过来,你以为我稀罕铺你那破被子啊,再说了,都是下乡的知青,就该互相帮助。”

郑瑶瑶翻了个白眼,继续吃东西。

不就一点小事吗,这么大惊小怪的,果然是小地方来的。

“好,该互相帮助是吧?”

余夕直接从郑瑶瑶手里抢过了那包江米条,给旁边看戏的三个女知青一人分了一大把,剩下的,直接提着出了门。

敲了敲隔壁男知青房间的门,等贺知青开门,余夕直接把半包江米条塞到了他的手上。

“郑知青说咱们知青就该互相帮助,所以她拿了些吃的出来,想跟大家一起分享,你们分分吧。”

贺强的嘴角抽了抽。

就隔着一堵墙,他又不是耳聋。

余夕说完就赶紧往过走。

救命,她大概是知道为什么沈易安这么着急想修房子了。

就她站在门口的短短时间内,她感觉自己都快要中毒了,更别提要在这环境里长住的沈易安。

“余夕你是不是有病,我什么时候说过要跟大家一起分享吃的?”

“还没给我铺好啊?那让我想想,你还有什么能跟我们一起分享的?郑知青,你不介意我翻一下你的行李吧?”

这话一出,原本还像个小公鸡的郑瑶瑶瞬间偃旗息鼓,立马指挥自己的小跟班去给余夕铺床。

动作之快,看得另外三个女知青咋舌。

废话,她再不快点,她包里的吃的可就要被眼前这个恶毒的女人给找出来了。

余夕倒也没想真的翻别人的行李,手放在袋子上,纯粹就是想吓唬吓唬郑瑶瑶。

动别人东西这种事,最好一开始就扼杀,不然现在可能只是翻了下她的被褥,后面可能就是直接拿她的东西了。

等床铺好,余夕就直接躺着了,再不睡一会,她觉得自己可能要猝死。

折腾了半天啥也没得到、还白白损失了一包江米条的郑瑶瑶:她是怎么睡得着的啊?

余夕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睡着的,自然也就不知道,就在她完虐小菜鸡的时候,沈易安又出门找大队长了。

余夕是被饿醒的,老知青们都已经去上工了,他们5个新来的知青,今天还能休息一天。

这也是大队长给他们置办东西的时间。

等洗漱完,余夕看着门口只有沈易安和孙援朝,还愣了一下。

“她俩人呢?”

“说是想去大队长家借自行车。”

余夕记得,郑瑶瑶和王招娣出门的时候,好像没带东西啊,看来是要无功而返了。

这年头,三大件之一的自行车那可是堪比小汽车的存在,怎么可能轻易借给别人,哪怕余夕自觉和大队长关系还不错,也没想过要去借自行车。

果然,他们快出村的时候,遇到了郑瑶瑶和王招娣。

“不就一辆破自行车吗,宝贝得跟啥一样,要不是我没有带自行车票,今天非买辆自行车然后去大队长家门口转上几个来回。”

没人接话。

还是孙援朝受不了这诡异的气氛,挑起了话头。

“快走快走,听说国营饭店有肉包子卖,说不定到了公社还能吃上热乎乎的肉包子。”

这年头就没几个不馋肉的,听孙援朝这么一说,原本软绵绵的步伐也变得快了起来。

到了公社国营饭店,一问,别说肉包子了,素包子都没有,只有烧饼跟豆浆。

烧饼7分钱一个,外加二两粮票,豆浆加糖的5分,不加糖的3分。

几个人刚来都不差钱,一人买了一个烧饼加一碗豆浆,除了王招娣,她买了个馒头。

吃完早饭,余夕就和沈易安走了,郑瑶瑶想跟上去,想到余夕那惊人的战斗力,又默默放弃了。

“怎么了,一路上都臭着脸?”

这会儿没有其他人跟着,余夕才问出口。

沈易安可不得臭着脸,昨天他去找大队长,说想开个介绍信和余夕去领结婚证,大队长差点没带着一家子把他撵出来。

明明他刚进门的时候还好好的,把那半斤红糖递过去的时候,大队长笑容还挺温柔,就连谈第一件事的时候也没啥,怎么说到开介绍信突然就变脸了呢?

“就是我昨天想让大队长开介绍信跟你去扯证,结果我就被撵出来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他家宝贝闺女呢。”

余夕就很想笑。

“对了,还有件事,我找大队长问过了,村里有个老婆婆,一个人带着小孙女住。

她家有多余的房间,你要是不想在知青点住,房子建好之前,就先住那边吧,一个月给1块5的房租,菜园子里的菜可以随便摘。”

余夕的眼睛亮了。


住在余夕他们这里的有吴琴,以及与余夕同批下乡的另外两位女知青——郑瑶瑶和王招娣。

命运真是奇妙,兜兜转转,除了孙援朝之外,他们又聚到了一起。

在听到周兰花说的那些话后,余夕就迅速行动起来,将放在那间屋子里的粮食袋子以及蔬菜都收进了自己的空间。

就连屋子里那张桌子和板凳,也被搬到了他们现在住的这间屋里。

空间里,那几只小鸡仔已经长大了。

这也算得上是潭水所具有的另一种功效。

想当初刚刚把小鸡仔放进空间时,余夕因为偷懒不想从外面打水进来喂养它们,就随手从水潭里舀取了一些水倒入其中。

谁能想到呢?

仅仅过了一天,当她再次进入空间查看的时候,原本毛茸茸的小鸡仔们居然都已经开始换羽了!

看了看自己头一天才拿竹子围起来的小小的鸡圈,余夕二话没说,拖着沈易安就进空间开始干活。

再不把鸡圈扩大一下,她怕下次进来,她准备拿来做大盘鸡、黄焖鸡的食材都被踩死了。

一旁的沈易安脸上露出些许诧异。

小鸡仔是他看着余夕买的,自然再清楚不过它们原本长啥样。

片刻之后,他便恢复了神色,淡定地卷起袖子,开始替这些小家伙们置办新家。

害,这种事习惯就好。

没看到围鸡圈用的竹子,都是在余夕的异能下,当场长出来的吗?

余夕心里原本盘算着,这两天从空间里弄两只母鸡给放到院子里的鸡圈去。

毕竟现在鸡圈里就只有一只老母鸡,形单影只的,看着还怪可怜的。

而且就算被旁人看见了,她也大可以说是自己嘴馋想吃鸡蛋,所以才找别人换来的。

不过院子里住进了人,这个念头只好暂且搁置下来。

没过多久,大队长就带着李胜利来送搭床的板子外加几个木头墩子。

等进到屋里后,大队长和他儿子便手脚麻利地忙活起来。

先是将那些木头墩子稳稳当当地垫在了地上,然后又把木板整齐地铺在了上面。

就这样,一张简易却实用的床铺算是大功告成。

要不是因为他们是知青,一个个娇里娇气的,李爱国才懒得弄这些,没看有些人家就是抱来几捆柴,被褥往上一铺,就算是床了。

“他们来的时候吃的用的都带了,你们做饭的时候自己顾自己就行,有手有脚的也饿不死他们,柴的话,回头让他们捡了还回来或者拿钱换。至于李书记那事,我只能说,你们干的漂亮。”

提起李春生,大队长就忍不住想吐槽。

这老头子真是越活越活回去了,以前为人处世可是相当公道的,大家对他也是赞赏有加。

可这两年来也不知到底是年纪大了,还是脑子不小心被门夹了,做事简直不要太离谱。

做饭的时候,余夕特意留了一个灶出来备用。

头一天晚上的米饭还剩了不少,她寻思着不能浪费,就决定晚饭主食就吃蛋炒饭。

光有主食可不行,至于菜,余夕准备炖一锅烩菜。

饭菜做好后,余夕就和沈易安一个人端着蛋炒饭,另一个人端着一盆烩菜,直接回了屋。

外面已经连着下了好几天的雨,气温明显降低了许多,即使穿着外套,也能感觉到丝丝凉意。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