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杨广杨安的其他类型小说《开局穿成富商独子,我教唆老爹造反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乱了方寸”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杨广都要让杨安这逆子给气的脑仁疼了。你说你老实在邙山待着,赏赏花遛遛鸟不好吗?实在不行你玩几个女人也不是不可以。可你这天天怂恿着朕这个皇帝自己造自己反怎么回事?这历朝历代,也没君王这么干过啊。“陛下,息怒,息怒啊。”“三皇子也就脑疾未愈不知自己身份,否则断然不会如此啊。”杨六五也赶紧劝阻。其实这事吧,他也觉得离谱。可这是皇帝的家事,他可不敢多说。他现在能做的,也就尽量让陛下消气,可别因为这事迁怒他,把他给砍了就行。“哎,罢了罢了。”“既然他想招,那你就给他招吧,朕倒也想看看,他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能给朕练出啥样的兵来?”“不过这些人不要从佃户里招,那些佃户还要负责皇庄农事。”“正好你所供职的左备身府最近有批新卒,你就从其中挑出一...
《开局穿成富商独子,我教唆老爹造反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杨广都要让杨安这逆子给气的脑仁疼了。
你说你老实在邙山待着,赏赏花遛遛鸟不好吗?
实在不行你玩几个女人也不是不可以。
可你这天天怂恿着朕这个皇帝自己造自己反怎么回事?
这历朝历代,也没君王这么干过啊。
“陛下,息怒,息怒啊。”
“三皇子也就脑疾未愈不知自己身份,否则断然不会如此啊。”
杨六五也赶紧劝阻。
其实这事吧,他也觉得离谱。
可这是皇帝的家事,他可不敢多说。
他现在能做的,也就尽量让陛下消气,可别因为这事迁怒他,把他给砍了就行。
“哎,罢了罢了。”
“既然他想招,那你就给他招吧,朕倒也想看看,他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能给朕练出啥样的兵来?”
“不过这些人不要从佃户里招,那些佃户还要负责皇庄农事。”
“正好你所供职的左备身府最近有批新卒,你就从其中挑出一千二百人给他带过去吧。”
杨广叹息一声,有些无奈。
他承认自己的三子有识人之明。
不然又怎么可能对宇文述以及关陇的情况看的那么清楚?
可这训练新卒?
杨广还真不觉得自己儿子有这本事。
第一次学骑射,就把脑袋给摔坏了。
这样的人,你说他能训练新卒?
谁信啊?
“诺。”
杨六五行礼,随后才问:“那陛下,那臣现在就去办?”
“嗯,去吧!”
“记住了,三皇子的身份,要保密。”
杨广颔首,等杨六五离开,这才揉了揉眉心,对殿外的太监道:“来人,给朕传观王。”
“诺,陛下。”
殿外太监应声,杨广才又拿起奏疏继续批了。
不过也没批多久,差不多半个时辰后,隋观王杨雄就已经到了。
刚到,看见杨广正在批改奏疏,杨雄行礼道:“陛下?”
“嗯,族兄来了啊?给观王看座。”
杨广点头,等杨雄坐下,才看着他问:“宇文家和杨素家的事,你都知道了吧?”
“听说了,三皇子明察秋毫啊。”
杨雄回道,心里对杨安的睿智佩服到了极点。
“呵呵,明察秋毫是明察秋毫,可却也给朕出了个难题啊。”
杨广有些得意的笑笑。
“难题?”
“陛下指的是,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和左路先锋的人选吧?”
观王杨雄一怔,很快就试探道。
他和杨广君臣多年,自然明白杨广此时心思。
“对,如今宇文述和杨玄感已经死了,这行军大总管和左路先锋的位置,就得重新挑选合适的将领了。”
“族兄以为,何人可堪此重任?”
杨广点头。
灭一个勾结异族的宇文家是小事。
但为东征挑选合适将领却是大事。
“这个。”
观王杨雄斟酌了下,才道:“左路先锋,臣以为荥阳郡守张须陀可堪此重任。”
“张须陀此人作战勇猛,为人忠贤,陛下也都知道。”
“至于行军大总管一职,若是关陇没有反意,常年镇守太原与突厥作战的唐国公李渊合适。”
“毕竟我朝其他能盖过他的将领,都已经上了岁数,行军大总管需总览全局,且辽东又是苦寒之地,老将未必能吃的消。”
“但现在,关陇那既然有了二心,那就只能从麦铁杖和鱼俱罗中选一人了。”
“不过最终要用谁,还得陛下圣裁。”
杨雄笑着说道。
要说大隋的猛将,那确实不少。
如同杨素,韩擒虎,苏威,裴矩这些人都算是。
但他们大多都是跟随先帝开国的,老的老,死的死。
就连他自己,今年都已经七十了。
故此这会,这能选的还真不是很多。
“嗯,族兄说的也在理,那就下个月小朝会,把这事定下来吧。”
杨广嗯了声,随后就又和杨雄说起了杨安想招募士卒训练的事。
而他们说着杨安时,杨六五也已经按杨广的吩咐,从他供职的左备身府挑选了一千二百名新兵,换了常服,带他们朝邙山庄子赶去了。
到了邙山,杨六五才对那一千二百人道:“记住了,从这一刻起,你们将不是左备身府护卫皇宫的士卒,而是这邙山庄子的佃户,佃户明白吗?”
“若敢有说错一字者,军法从事。”
这会的杨六五,身上自带一股杀气,和平日在杨安面前动不动让人踹一脚的样子全然不同,吓的那一千二百人也立刻应声:“诺。”
“嗯,如此,就随某进去吧。”
杨六五恩了声,就带那些人进了庄子。
到了庄子里,杨六五让他们在一片开阔地等着,自己则是去了杨安的小院。
只是才到院外,他就看见杨安正好从里面走了出来。
看到这,杨六五立刻上前:“郎君。”
“嗯,你回来了?”
“某让你通知的事,你通知到了吗?”
杨安嗯了声,一边摩挲着自己下巴,一边随意问。
“通知到了,并且小人已经将一千二百男丁都带了过来。”
杨六五一笑。
“啥,都带来了?速度这么快的吗?”
“在哪呢?快带某去看。”
杨安愣了下,有些意外的看着杨六五。
这家伙,看来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嘛?
“就在前面庄子空地上,郎君......”
杨六五指了指,还想说郎君要是想去,小人带路呢,却见杨安嗖的一下就朝那边跑了过去。
直到一会,亲眼看见了那一千二百人,杨安才瞪大眼睛对杨六五问:“这就是你招的佃户?你是咋做到的?这些人个个龙精虎猛的,而且还这么一会就搞定了?”
在杨安看来,就算从佃户里招,没有个三五天都困难吧?
可杨六五这?
“嘿嘿,这个,那还不是郎君你给的用度多吗?这些人平日里能吃饱就不错了,现在郎君管吃管住还给钱,这么好的用度,报名的人自然就多,这报名的人多,那挑出来的肯定也就好了。”
杨六五咧嘴笑笑,主打一个陪皇子演戏。
听的杨安也点头,这才满意道:“嗯,说的也有理。”
“既然如此,这是某给这些人准备的训练手册,你就负责照着这上的方法训练他们吧。”
杨安说着就把他找出来的杨家军训练指南拍在了杨六五手上,道:“所有训练,一律按照手册上严格执行,敢更改一处,某就打断你腿。”
“呵呵,小人不敢。”
杨六五嘴角抽搐笑笑,心里有些瞧不上。
但却也不敢多言,只能无奈翻开。
只是刚翻开,当看到第一页那醒目的几个字时,他却浑身一震,满脸不可思议的看向杨安,说话都有些不利索的道:“郎君,这,这……”
“而是朕的儿子,三皇子杨安向朕举荐你。”
“他言你一人可抵百万军,故此,朕希望你,莫要辜负了三皇子对你的一片期许。”
“也莫要让朕的三皇子被人说是识人不明,你可明白?”
(其实历史就是这么有趣,都说隋炀帝荒淫无道,但细查历史就会发现,隋炀帝的孩子少的可怜,哈哈哈。不说了,喜欢这本书的朋友,还请好评书架来一波,总之,隋朝历史很谜。)
杨广这其实就是在为杨安的以后铺路了,他要给自己儿子打造个属于他的班底,培养他自己的心腹。
而李靖,很显然就是第一个。
“原来如此,没想到居然是三皇子举荐的我?”
李靖也恍然大悟,心里感动的嘭的一下单膝跪地,肃容道:“还请陛下放心。”
“臣李靖终此一生,绝不负三皇子知遇之恩。”
士为知己者死,李靖此时就把杨安当做了他的知己。
要知道,他虽然胸有锦绣,心里也有着一颗报效家国的热忱,但因为他舅父凉州刺史韩秦虎韩大将军早逝,他想要在朝堂中有一番作为其实也是很难的。
不然,他怎么可能都三十三岁了,还只是个小小的马邑郡丞呢?
可现在,杨安的举荐,却让他一下子从怀才不遇,变成了简在帝心,从不入流的小官,成了朝中大员?
这样的恩情,李靖觉得自己以后不效死命都说不过去。
“哈哈哈,好,好,好。”
杨广也大笑一声,一连说了三个好字,这才拍了拍李靖的肩膀道:“李靖啊,朕知你乃忠义之后,别的,朕就不多说了。”
“总之,只要你不负朕大隋,不负朕的儿子。”
“那么朕的大隋,朕的儿子,也定然不会负你。”
这话说完,杨广就挥手对着李靖再次道:“下去吧,待明日朝会,朕会亲自为你册封。”
“朝会过后,也会带你去见见朕的三儿,你们安平军真正的统帅。”
“不过你要记住,关于三皇子的事,暂时不要对任何人说,更不要对三皇子说。”
杨广郑重盯着李靖。
其实他也不是故意要对杨安隐瞒身份,只是当年坠马后,太医署的太医曾经千叮咛万嘱咐,说杨安的离魂之症不能受到太多刺激,要是受的刺激多了,就有可能会产生不可预料的后果。
这才是杨广这些年,一直不让别人告诉杨安他真正身份的原因。
他怕真如那些太医所言,产生了什么不可预料的后果,他宁愿杨安一辈子都没有幼年记忆。
“诺,臣明白,臣告退。”
李靖重重点头,躬身对着杨广和观王杨雄行了一礼后,就一个人离开了。
杨广也在他走了后,又和隋观王杨雄聊了几句,等他也出宫了,这才去了甘露殿皇后萧氏那。
在萧氏那里得知,杨安所看上的那唤作长孙无垢的女子,其实就是已故右骁卫大将军长孙晟的嫡女,现在长孙家名义上的家主继承人长孙无忌的妹妹。
并且此女生的美貌,性子也温良,杨广就心中有数的又和皇后萧氏云雨了一翻,等到第二天早上,才在萧皇后和几个宫女的服侍下,穿戴整齐,去参加即将在乾阳殿召开的朝会了。
隋朝的朝会,分为大朝会,小朝会,以及每三日一次的早朝。
大朝会是指朝廷所有五品以上官员都需要参加的,如祭祖,祭天那样的大型活动,基本每年只会在上元佳节的时候召开。
杨安就这么盯着杨广和杨雄。
盯的他们二人也心里有些不爽了,杨广都在琢磨着,要不让人抽这小子一顿?
也省的这小子越发猖狂?
毕竟,先前杨安狂那么一下,他还能觉得是人不轻狂枉少年,但这一连两次,他这皇帝也是有脾气的啊。
可他话还没说出,就见杨安忽然对身边的杨六五道:“杨六五,取某刀来,让家主和某伯父瞧瞧。”
杨安也懒得和杨广,杨雄废话了。
在他看来,自己老爹和这位族兄伯父,就是天生喜欢被打脸的那种荒古受虐圣体,一天不被打脸就不舒服。
既如此。
那就开打。
“是,郎君。”
杨六五也会心一笑,立刻小跑着就把杨安先前在给他们打造横刀时,也给自个打造的一把刀拿了出来。
刚拿来,他就恭敬递给杨安道:“郎君,刀。”
“嗯。”
杨安颔首,接过那把横刀对杨广和杨雄露出了个凶残的笑容,然后铿的一声抽出,道:“来,爹,伯父,你二人谁想来试刀?”
杨安这是下定决心了。
必须给这两位长辈点colour see see。
“好刀,安儿,这真是你所打造的刀?”
但杨广和杨雄却都是一愣,眼中有着贪婪的盯着那把刀。
他们这辈子都不知杀了多少人了?又怎么可能看不出刀的好坏?
这把刀,刀光森寒,声音清脆,绝对是一把难得的好刀了。
可真是杨安所打造?
“嗯?”
但杨安却怔了下,奇怪看着杨广和杨雄。
心里很想说句,爹你和伯父这不按剧本啊?
你们难道不应该继续不服,拿刀跟我对砍,然后被我砍断才服吗?
这怎么还没对砍就好刀了?
你们这样,弄的人心里不上不下还怪难受的哩。
可即便这,他却也只能不冷不热的嗯了声,道:“是我打造的,这是我观看不少铁匠打铁,发现他们用的都是小炉窑后,突发奇想就把炉窑扩大后创出的新式灌钢法……”
杨安无精打采的说着,很快就把自己早就想好的借口,以及这新式灌钢法能让钢铁杂质更少,韧性和强度更高这些说了出来。
说完后还指了指庄子西边一座数丈高的冶铁炉,道:“那就是我建的冶铁炉,若是炉子,铁矿和工匠足够的话,一天打造三四百把这样的横刀不算难事。”
“但庄子里铁矿有限,工匠也就那么几个,现在一天能打造五十把就是极限了。”
说到这的时候,杨安也有些明白,为何数千年历史,农民起义几乎每朝都有,可真能成事的却只有老朱一人?
没资源啊。
先不说你打下天下后怎么治理这些,就单单你在打天下时,就被世家大族卡住了资源脖子,这就无解啊。
“哦?现在一天就能造五十把?”
杨广和杨雄听到这也是心头一震。
杨安这里的工匠具体有几人,他们不清楚。
但工部那边的工匠他们却知道。
工部,现有工匠八百九十六人,可就是这八百九十六人,一天最多也只能打造出四百多把兵器而已。
可杨安这,一天就能打造五十把?而且还是品质要高于工部所打造的那种?
这就让杨广和杨雄心里又有了小心思。
杨广更是嘿嘿笑道:“那个,安儿啊,这打造兵器也是个累人的活,要不,你把这高炉冶铁技术也交于为父,为父来找人打造兵器,你看如何?”
“就是啊安儿,这些粗活又怎么能你来干呢?还是我们来吧?”
杨雄也跟着笑呵呵。
他们现在脑子里到处都是我的,我的,都是我的这样的声音了,也早就想着把杨安这新式灌钢法给划拉走了。
毕竟,杨安所打造的兵器,他们就算没亲自试试,却也能看出来,那绝对比工部的制式横刀要强上不少。
这不赶紧划拉,等甚呢?
“不行,这技术不能给,爹你想要兵器,也只能孩儿给你打。”
但杨安却摇头。
“为何?”
瞬间,杨广和杨雄都一愣,边上的杨六五也不解。
“保密啊。”
杨安看了几人一眼,继续道:“其实不止是新的兵器打造之法,就连孩儿那练兵之法,也需要保密。”
“爹你可别忘了,咱现在是在造反啊。”
“而且咱还是商贾之家,本身就跟那些世家门阀比起来没有优势。”
“没有优势的时候,这些技术就是咱们的倚仗。”
杨安严肃说着,他虽然最终都会把这些技术传至天下,用来改变历史。
但那都是他造反成功后的事。
至于这之前,还是先保密以辅助造反再说。
“这。”
杨广和杨雄对视一眼,他们虽没杨安想的造反这些心思。
但却也想到了门阀世家。
关陇那些家族,现在正想着改天换日呢?
这要是这些技术传到了他们那,那……
一念至此,杨广顿时就有了用这些技术创办新军的想法了。
他要创办一支属于自己,属于大隋朝的军队。
而不是如同现在这样,士卒们战时属于朝廷,闲时其实是归属于门阀世家的。
毕竟,经过数百年的土地兼并,府兵们当兵所得到的土地,其实已经被世家门阀给兼并了。
他们也已经成了世家门阀的佃户。
地都没了,人也成了世家的佃户,府兵还能有激情吗?
这些,杨广早就发现了,甚至也想改变。
只是这牵扯到兵源,干系重大,他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但现在,要是利用杨安的技术训练新军的话,似乎可行。
故此很快的,杨广就对杨安道:“行,那就依吾儿所言,以后兵器都交给吾儿来打造。”
“只是若是这样的话,吾儿这里的安全就需格外重视了。”
“这样,爹帮你把这周围的其他五个庄子都买下来,再招点护卫守护这里,吾儿以为如何?”
杨广是想把这里保护起来了。
毕竟这里以后可就是他的第二工部了,而且还是由自己儿子主管的可以放心的工部。
“五个都买下来?”
杨安也一愣,随后就有些震惊的问:“爹啊,你到底有多少钱啊?”
杨安是知道他们家庄子周围有五个庄子的。
按照他的估算,那五个庄子,没有个十几万贯根本拿不下来。
可自己老爹这?
“呵呵,总之够吾儿一生富贵了。”
杨广笑笑,随后才想起正事的对杨安问:“对了安儿,这造反也需要有将领。”
“吾儿以为,如今朝中的将领,哪个值得拉拢?”
“鱼俱罗和麦铁杖二人如何?”
他这是想看看自己儿子对这两人的看法了,毕竟新的东征行军大总管,可是要从这两人里选的。
不过这话他可不能直说,故此只能这样问。
“对对,安儿啊,你觉得此二人如何?他们若是可以,咱也好提前接触。”
杨雄也跟着问。
说到底,这才是他们来此的目的。
“拉拢鱼俱罗和麦铁杖?”
但杨安却眉头皱了起来,随后摇头:“不,不要他们,他们年龄稍微大了点。”
杨安虽然对鱼俱罗和麦铁杖了解的不多,但却也知道,这些人都要五十了。
这年纪,打仗其实已经不大合适了。
“他们都年龄稍微大了点?”
杨广和杨雄也一怔,随后苦笑道:“可他们这已经算是咱大隋名将里相对年轻的了啊,其他也没人了。”
虽然他们也知道,五十岁再上战场肯定不如年轻人,但这也没办法啊。
谁让其他人比他们更老呢?
“也没人了?”
但杨安却瞥了他们一眼,然后继续道:“谁说没人了?还有一人,可抵百万大军。”
杨安嘴角露出笑容。
“一人可抵百万大军?”
杨广和杨雄一呆,赶紧追问:“何人?何人有此经天纬地之才?”
“至于这朝会的第二件事,就是前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兵部尚书,许国公宇文述,前东征左先锋,楚国公杨玄感等人勾结异族,意图谋逆之事。”
“此事,朕已派给使营查明,赐其满门全灭,今日就不再议了。”
“朕今日要让列位议的是,新任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和左先锋的人选。”
杨广说到这的时候,还又看了李渊那些关陇各家族朝臣一眼,见他们一个个的都面露笑容,这才话锋一转道:“不过,鉴于宇文述和杨玄感就是众位议出来的,辜负了君恩,今日朕就钦点了。”
“李靖听封。”
“加封原马邑郡丞李靖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兵部尚书,安平卫大将军。”
杨广说的干脆利落,但李靖却听的一脸懵逼,心说陛下你不按套路啊,你难道不该先说李靖何在?
等我站出来你再封?
可你这,怎么就直接封了?
当然,他就算有这样的想法,这会也只能赶紧上前领旨谢恩了。
可是他才站出来,都还没行礼呢,朝堂上还在消化杨广刚才的任命,都已经怀疑自己是否听错了的唐国公李渊却忽然一声急呼,如同杀猪般大声道:“陛下不可啊!”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不可啊……”
疯了。
李渊都要疯了,被杨广这个不按套路出牌的皇帝给搞疯了。
要知道,他可是为了能让麦铁杖被调往山东平叛,辽东道行军大总管一职落在鱼俱罗身上,都叫他的两个儿子去暗中给山东那些起义军送粮草兵器了啊。
但现在,杨广居然没从麦铁杖和鱼俱罗中选择行军大总管,而是任命了个谁也没注意的小人物李靖?
这样一来,他的计划不就全乱套了吗?
他那些送出去的粮草兵器,也都打水漂了?
而且这事要是被查出来,他们李家可能还会有灭族之祸。
故此这会,李渊的心情可想而知。
“就是啊陛下,不可,此事万万不可啊。”
“那李靖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马邑郡丞,他何德何能,能当的起一路大总管之职啊?”
那些关陇其他家族的朝臣们,也跟着一起制止。
他们虽然不知道李渊派人暗中支持山东起义军的事,但大家都是聪明人,又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如果麦铁杖去山东平叛,鱼俱罗出任行军大总管的好处呢?
就连一些和关陇集团没什么关系的朝臣也一起附和。
李渊更是再次行礼,道:“陛下,还请三思啊。”
“这辽东道行军大总管一职,需得朝中能征善战的大将不可。”
“李靖此人,虽然也参加过几次征伐突厥的战事,但到底还属黄口孺子,阅历尚浅呀。”
李渊这是必须要想尽一切办法阻止了。
不然,他所有的计划可就要付诸东流了。
但杨广却只是平静的看着他,直到李渊说完了,杨广才戏谑问:“哦?唐国公觉得任用李靖不妥?”
杨广这纯粹就是在逗李渊玩了。
他娘的大家还都是亲戚,朕还是你表弟呢?
可你居然和关陇那些家族一起想让朕做那亡国之君?
这也就目前实在没证据,不然杨广都要大义灭亲了。
而现在他也只能先逗逗这个表哥玩了。
对杨广的戏谑,李渊自然也是察觉到了的。
可就算察觉到了,他还是再次道:“是的陛下。”
“李靖此人,过往只不过是一小小的从六品马邑郡丞,若非陛下隆恩,他连站在这朝堂上的资格都没有。”
杨安笑的那叫一个嘚瑟。
这也就便宜老爹的脸不能狠狠打,不然他今天高低得给这便宜老爹整一出父慈子孝不可。
居然不相信自己这老杨家唯一的苗?是可忍,孰不可忍?
但现在嘛,差不多意思下就行了。
“呵呵,吾儿练兵之法果然非比寻常。”
“不过安儿,你这练兵之法,到底是从何处所得啊?”
杨广也笑呵呵的问。
对于儿子此时的猖狂,他没在意。
人不轻狂枉少年嘛,更何况,他自己也曾如此过。
他这会最想知道的,还是杨安的练兵之法。
因为这方法,要是用来训练新军,又或者推广到大隋军中,那时候,他大隋的铁骑,定能横扫天下,那时候,他大隋的疆域,也将无边无际。
而他杨广,也会是一位堪比秦皇汉武的盖世雄主。
“就是啊安儿,你这练兵之法?”
观王杨雄也好奇。
他们现在,虽然已经认可了杨安的练兵之法,也确定这方法,绝对是可以打造出无双军队的。
但却也不认为,这方法会是杨安想出来的。
毕竟杨安年纪太小了,而且还没上过战场。
在他们看来,这练兵之法,大抵也就是杨安偶然所得。
“何处所得?”
但杨安却一愣,随后才神色古怪的看着自己老爹,道:“这是我自创的啊。”
“专门为咱们杨家军自创的。”
杨安都有些不想和杨广说话了。
什么人嘛?
这么看不起儿子的?
还何处所得?
虽然说这方法,也确实是他改自后世的练兵之法,但现在嘛,这必须是自己的。
谁让告诉他们来自后世,他们也不会信呢?
“啥?又,又是你自创的??”
杨广也眼睛一瞪,意外了,大意外啊。
自己这儿子,不但开创了那给猪肉去腥的猪崽阉割之法,居然还自创了一门非常厉害的练兵之法?
这怎么听着就这么不真实呢?
就连杨雄也狐疑盯着杨安。
“对啊,就是我博览世上各种兵书,自创的。”
但杨安却点头,然后才对着杨六五道:“杨六五,拿我杨家军训练指南来。”
“是,郎君。”
他的这话一出,杨六五立刻就献宝似的从身上掏出了杨安先前给他的那本杨家军训练指南,递给杨广道:“老爷,这便是那练兵之法,小人可以作证,确实是少爷采各家练兵之所长,自创的。”
杨六五是个聪明人。
别看他长的五大三粗跟张飞似的,但他知道自己的主子是谁?
虽然说陛下是君,是皇帝。
可三皇子那也是以后的君,以后的天子。
跟着陛下,现在他只能算个忠臣,但跟着三皇子,以后那忠臣前面可就要加上肱骨二字了。
故此这会,他肯定得帮着自家殿下可劲的吹,哦不,是可劲的宣传了。
“快,快看看。”
杨广和杨雄对视一眼,连搭理杨六五都没有,接过那杨家军训练指南,就仔细看了起来。
直到一个时辰后,两人把整个训练指南完全看了一遍,杨广才哈哈大笑道:“哈哈哈,吾儿不愧我杨家千里驹也,如此奇异练兵之法,居然真是出自吾儿之手。”
“莫非我杨家,也要出一个如同孙膑吴起那样的兵家至圣先贤了?”
杨广笑的嘴都能咧到耳后根了。
他现在相信这是他儿子所做了。
无他。
字太丑,画太拙。
就这丑字,破画,整个大隋除了他这失忆的三儿子,也没谁了。
可正因为这,他才高兴啊。
望子成龙。
哪怕他已经是龙,也希望儿子能青出于蓝的。
“恭喜家主,贺喜家主。”
杨雄也跟着大笑。
虽然他不是杨坚之子,但却也属于弘农杨氏,若是杨安真能达到堪比兵圣的程度,那对他们杨家,也是莫大喜事。
“呵呵,爹,低调点,低调点,这些都是小意思。”
“不过既然爹你这么满意,那先前孩儿跟您说的,给孩儿银钱招兵的事?”
杨安淡淡一笑,虽然很享受这种吹捧,但却还是很快旧事重提。
在他这里,你吹捧几下不重要。
重要的是招兵,重要的是造反。
招兵买马把这天下争到手才是大事。
“额,这个。”
“安儿啊,你看你这庄子也并不是很大,若是继续扩招兵卒的话,可能就有暴露的风险。”
“要不这样,你把你这练兵之法,训练好的新卒,还有那猪肉阉割之法都交给爹,爹在外面找一处僻静的荒山招兵买马训练着,你看如何?”
“毕竟你年岁尚小,整日操心这些琐事,爹也怕把你给累着。”
杨广怔了下,这才笑眯眯的。
他现在只想把儿子的这些成果都给划拉走,至于说造反?
等着吧。
等朕给你打下个大大的江山,到时候再告诉你:吾儿,看,这就是朕为你打下的江山。
“你爹说的没错,安儿,这些费神费力的活,还是让伯父和你爹来干的好,至于你,就不要这么操劳了。”
隋观王杨雄也跟着开口。
他跟随杨广多年,又怎么可能不明白杨广对开疆扩土的野望呢?
既然明白,这会自然是要帮杨广弄到这些东西的。
“这样啊,这倒是也行。”
“可是爹,你去练兵,孩儿就没事干了。”
“要不爹你给孩儿点银钱,孩儿给你打造兵器吧?”
杨安一听杨广和杨雄说的,也觉得颇有道理,顿时笑道。
毕竟他的目的只是造反,之前亲自练兵,也完全是因为他这个便宜老爹太废。
而现在。
既然老爹想干正事了,他这个当儿子的,肯定是要支持的。
“打造兵器?”
但杨广却一愣,然后才好像彻底绷不住了的道:“吾儿你还会打造兵器?”
说到这的时候,杨广脸上的喜悦都已经完全转变成了狐疑。
没办法。
这不是他不相信自己儿子。
而是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
他儿子懂猪崽阉割之法,这应该属于农事。
懂练兵之法,这属于兵事。
而现在,这打造兵器?
在他看来,应该不能吧。
毕竟这东西,都是需要匠作技术的。
可这些技术,那都是被那些匠人们当做命根子传家的,又怎么会让外人知晓?
“就是啊安儿,这兵器打造,那可都是那些工匠们才能做的。”
“咱们杨家也没人擅长这个。”
“你看你这......”
观王杨雄也犹豫道,说着还看了看杨安的身材。
那意思,虽然没明说,但似乎就是在说,就你这小胳膊小腿的,你说你能打铁造兵器,他也没人信啊。
“呵。”
但杨安却呵了声,随后才有些不悦的对着杨广和杨雄问:“你们,是在质疑我?”
“是也不是?”
(喜欢的朋友,还请好评书架支持下,拜谢。)
“嗯,行吧,那爹你出门注意点,另外别忘了再给孩儿十万八万贯银钱。”
“孩儿这打造兵器也是需要钱的。”
杨安嗯了声提醒, 他都习惯便宜老爹经常不在家了。
“知道了知道了。”
杨广点头,带上杨安整理好的猪仔阉割之法,练兵之法,还有那新训练出来的一千二百名士卒,示意杨六五送下自己,就和杨雄,还有那几个已经被郎中处理好了伤势的护卫一起离开了。
只是出了庄子,杨广却猛的转身,对身后跟随的杨六五,眯眼问:“杨六五,你可知罪??”
“陛,陛下,臣,臣罪该万死......”
被杨广冷不丁的这么一句,杨六五吓的赶紧跪在地上,魂儿都要没了。
同时,他也已经明白皇帝为何会这么问了?
他没把杨安最近搞出来的那些东西,第一时间上报给陛下啊。
可问题是,他也想报,但杨安天天盯着他训练,他没机会呀。
当然,这些话他也只能心里想想,说出来,那是绝对不敢的。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跟皇帝讲道理,那只会死的更快。
“嗯。”
杨广嗯了声,然后道:“知罪就好,朕还以为,你心里已经没朕这皇帝了。”
“臣,不敢。”
杨六五惶恐摇头,随后才弱弱给自己解释了下,道:“陛下,非是臣不去上报陛下,而是三皇子一直督促练兵,臣,臣......”
“行了,起来吧。”
“此事朕赦你无罪,不过往后,你可要给朕记住了,三皇子的安危,与你九族同列。”
“三皇子若是有甚闪失,你的九族,也就没必要存在了。”
杨广摆摆手,等杨六五起身后,便严肃说道。
如果说以前,他对杨安这个三子只是可怜而引起的宠爱的话,那现在,就是完全被杨安的才华所折服了。
故此这会,杨广是绝不会让自己儿子,有半分危险的。
“诺,臣定当誓死护卫三皇子安全。”
杨六五领命,杨广略微满意的颔首:“嗯,此事你需谨记。”
“另外就是朕所言那五个庄子的事,还有三皇子索要十万贯银钱的事。”
“庄子的事,你回头跟宗正寺说下,让他们把庄子的田亩粮册,户籍税赋都交与三皇子。”
“那五个庄子,以后就都是三皇子的。”"
李渊都要让自家这二郎给惊到了。
一般人十三四岁,能遇事不慌就已经很不错了,可自己这儿子,居然不但能把问题分析的头头是道,还能有对策?而且还是上中下三策?
这就让他对他儿子的三策非常好奇了。
“孩儿的上策是,父亲大人可遣人给山东的起义军,诸如王薄等人送些粮草器械,让他们迅速壮大。”
“只要他们壮大,那陛下就须派遣能征善战者镇压。”
“可现如今朝廷,能征善战之人,不是垂垂老矣,就是在为陛下准备东征事宜。”
“若是如此,朝中可派之人,也就只有麦铁杖和鱼俱罗了,而且十有八九,陛下会派麦铁杖前往,至于理由嘛,儿方才已经说过。”
李世民也点头,笑吟吟的说了起来,这些说完,他才继续道:“可若麦铁杖前往山东镇压起义军,他极有可能就赶不上陛下的东征战事了。”
“如此,东征行军大总管就只能在父亲和鱼俱罗中选。”
“父亲这,陛下定然不会选,而要是这样的话,就只能是鱼俱罗。”
“可,只要陛下选择鱼俱罗,我们便可利用其弟之死,拉拢他为我们所用。”
“据孩儿所知,鱼俱罗和其弟鱼赞,关系很好。”
李世民意味深长看着父亲李渊,看的李渊也惊喜连连,抚须大笑:“善,二郎所言,正合为父心意。”
“那中策呢?吾儿中策为何?”
李渊其实早就已经有了决策,甚至也打算按李世民所说的上策来做。
因为这上策最符合他们的利益。
毕竟他们现在破坏东征,为的就是让山东和江南这两个被皇帝抽调了大量人力,物力的世家集团,在东征失败后对杨广彻底愤怒,引动天下大乱。
而若是在这之前,能利用那些不成气候的起义军,让这天下提前乱点,那就更好了。
乱中才能取胜嘛。
当然,他即便有这想法,却也是想听听自己儿子的其他两策的。
一来,这是考校儿子的机会,至于第二,也正好可以给他的长子李建成点压力了。
谁让压力才是成长的动力呢?
“至于中策嘛?这中策就是我们直接拉拢麦铁杖,让他为我们所用。”
“不过这策略有风险,麦铁杖那家伙可是个驴脾气,万一他恼怒,把这事告知陛下,咱可就麻烦了。”
李世民也这才继续说。
“嗯,我等所谋之事,首要一条就是稳妥,说说你的下策吧。”
李渊嗯了声,随后才道。
自己儿子这中策,很显然是不可取的。
江山哪有性命重要?
固然他们渴望夺取江山,但若是江山需要用他们自己的命来换,那就不值得了。
“是,父亲。”
李世民颔首,然后才又继续:“孩儿的下策就是,父亲向陛下立军令状,自荐辽东道行军大总管。”
“这样一来,有军令状在手,陛下或许会给父亲这职位。”
“只是如此,父亲就必须趁东征时,把咱们这位陛下给......”
李世民做了个手抹脖子的动作,看的李渊也连连摇头:“不可不可,二郎你这还真是个下策啊。”
“于东征中想杀陛下简单,这只需和高句丽王商量好就能做到,但杀了他后,这弑君的罪名也就落在咱身上了,不但弑君,咱还成了辽东战事失败的罪魁祸首,天下百姓都会以为是咱杀了陛下才导致的战事失败,那时候,咱想取天下就难了啊。”
相比自己十三岁的儿子,李渊此时看问题还是很长远的。
李世民也笑着道:“孩儿也正是考虑到此,才把第三条归于下策。”
“那父亲,我等是打算用那上策了?”
随后他又对李渊问。
“嗯,就用你那上策吧,这事你和你大哥一起办,但必须做到无人知晓,明白吗?”
李渊嗯了声。
“孩儿晓得。”
李世民应声,这才和李建成说了几句,就一起离开了。
而李渊,则是依旧站在厅堂眉头紧皱,直到一会,他才呢喃:“奇怪了,皇帝对宇文述的宠信一直都是人所共知的,这怎么忽然就查他了呢?”
说到这里的李渊也有些不解。
毕竟他们之前选择宇文述,就是因为那家伙除了本身就是关陇一员,还藏的够深。
可现在,他藏的这么深居然都被皇帝给翻出来了?
这就让人不由怀疑,皇帝身边,是否有某位不知名的能人相助?
一念至此,李渊就对府里的下人道:“来人,派人传信给洛阳那边,让他们找人打听下宫中近况,尤其是陛下身边可曾有陌生人出现?”
这偌大的唐国公府,早已被李渊经营的如水桶一般了,故此他倒也不担心府中的下人有问题。
而他府里的下人,也很快就道:“是,国公爷。”
这话说完,那些人就去办了,李渊这才背着手去了府中的内宅,这前阵子新纳的一房小妾,让他一得空就想往被窝里钻,这也很愁人呐。
而时间也这样很快就又是二十来天,已经到了大业七年四月末,距离五月初的小朝会也只差三天了。
在这二十来天里,杨安一直都在自己的庄子里忙训练新卒和建造他所谓新卒宿舍的事,至于打造兵器,早已经在几天前完工了。
不但完工,杨安为了能让自己手下的士兵,所用的横刀超过这个时代的横刀,还专门让人在庄子里起了一座炉窑,采用北宋年间才会出现的新式高炉冶铁灌钢法对兵器进行了加强。
众所周知,灌钢法虽然出现于南北朝,在隋唐时也被用在了兵器铸造上,但因为隋唐时的灌钢法采用的还是低炉低温烧炼,故此锻造出来的钢铁杂质还是有不少的。
这也是隋唐时的横刀锻造技术,虽然领先于这个时代其他地方,但和北宋年间被广泛用于军事上的新式高炉冶铁灌钢法比起来,还是有些差距的原因。
而他的这一技术革新,也就导致了杨安给士兵们所打造的横刀,个个都是削铁如泥的宝刀。
不过杨安对此其实也并不满意,他想搞的是火药和明朝的红衣大炮。
但火药这东西,现在这年代,药王孙思邈还没把火药的提炼方法整理出来,杨安也只能自己摸索。
而就在他摸索这的时候,洛阳皇宫里的杨广,却看着一份从山东送过来的八百里加急,面色阴沉,声若寒霜道:“呵,这又是谁在找死?”
“来人,传沈光......”
“对对,郎君,还是先说说这事吧?”
李靖也跟着道。
相比吃饭,那肯定是泼天大功更重要啊。
“哦,这样啊,那好吧。”
杨安也这才哦了声,继续道:“其实这棉花只要弹一弹,夹在衣物里就可以了。”
“就比如说......”
“哎,你们等会啊。”
“我好像去年做了个弹棉花的工具,还给自己弄了副手套。”
只是话说到一半,杨安却忽然想起来了。
自己去年买的这些棉花,种子虽然被他留了下来,但棉花却是做了手套的。
一想到这,他就立刻对还正在田里下种的杨六五道:“杨六五,去某房间,把某那弹棉花的工具,还有那副手套取来。”
“好的,郎君。”
杨六五作为照顾杨安饮食起居的管事,对杨安的东西自然是熟悉的,只是点了点头,就一溜烟去杨安小院那了。
差不多一炷香后,他就扛着个似弓非弓的器物,拎着副手套回来了。
刚回来,杨六五就对杨安问:“郎君,是这些吗?”
“对对,就是这些。”
杨安点头,示意杨六五继续干活后,他就拿起那副外面是丝绸,里面是棉花的手套道:“爹,你们看,就是这样。”
“只需要把棉花用这弹棉花的工具弹一弹,然后塞进去缝好就可以了。”
说着,杨安还把自己的一只手套拆了开来,拿里面的棉花,给杨广他们演示了下。
等演示完了,他才对着杨广他们道:“你们试试这手套,就知道暖和不暖和了。”
“嗯嗯,让为父来试试。”
杨广也好奇的接过手套,戴在了手上。
果然,手套戴上后,杨广立刻就感觉手上热乎乎的。
也这才对着杨雄和李靖道:“好东西啊,不仅暖和,还很舒服。”
“要是有此物的话,那冬天必定不会太冷了。”
说到这的时候,杨广已经打定主意了。
回宫就让人传旨西域各国,把他们的棉花和棉花种子统统送过来。
敢不给?
那就,伐之。
别说他了,就连观王杨雄和李靖,在听到杨广说暖和后,也都有了同样的心思。
杨广更是对着杨安道:“安儿啊,你说如此神物,要是我大隋多种点,那以后我们岂不是就不会有人再被冻死了?”
此时的他已经想着要在大隋推广棉花种植了。
“嗯嗯,言之有理。”
李靖和杨雄也颔首。
“不可不可。”
但杨安却摇头,然后才对杨广一脸严肃道:“爹你要是这样,就错了。”
“大错特错。”
“嗯?大错特错?”
杨广也一愣,随后才疑惑问:“何意?为父如何就大错特错了?”
杨广不明白,自己如何就大错特错了?
既然这棉花能给百姓御寒,那让百姓多种点不被冻死,这有何错?
就连李靖和杨雄也不解。
但杨安却一笑,道:“爹,这棉花的产量很低的,咱大隋的百姓,现在连饭都吃不饱,你让他们种棉花,那到最后,他们就只能饿死了。”
杨安虽然不清楚棉花现在的产量,但可以对比后世啊。
后世这东西产量都不是很高呢,所以这会,自然是不能种的。
而这也是为什么棉花明明南北朝时期就传入了中原,却一直都很少有人种的原因。
吃饭问题都没解决,谁能顾得上种这?
“这。”
杨广他们听到这,也瞬间呆住了。
杨广更是心里有些难受的道:“难道就没其他办法了吗?”
“明明有此可以不让百姓冻死的神物,我们却不能种?”
杨广这是心里不甘心呀。
毕竟要是真能解决百姓不被冻死的问题,那绝对是前无古人。
“可现在,陛下不但要加封其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还让其兼领兵部尚书,以及那,那……”
李渊是想说安平军的,可他自己也有些迷糊,这朝廷哪里有这支军队了?
但这会他却也顾不得这些,只能继续道“以及那大将军之职,这些都是与朝廷法制相悖的。”
“而且陛下此举,还会使的满朝文武心中不服,胸中凄苦啊。”
怪不得人说每一个造反派,都是天生的演说家呢?
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瞧瞧,人家这张嘴,三言两语的就把满朝文武都给拉到了自己的身边。
而那些本来还在犹豫,犹豫到底要不要参与此事的朝臣们,在听了李渊说的后,也都立刻跟着道:“就是,还请陛下三思。”
“三思啊!”
一时间朝堂上除了杨广,李靖,还有隋观王杨雄,其他人都在阻止。
就连麦铁杖和鱼俱罗也开口了。
鱼俱罗更是有些埋怨的看着杨广。
他虽然没有麦铁杖那般年岁大,今年只有四十八岁,身材也没人家那么魁梧,小个子,颧骨有些高,还有点龅牙。
可他怎么着也是打了不少胜仗的老将啊。
这现在,皇帝把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的职位给了李靖一个年轻人。
岂不是说,他鱼俱罗,连个年轻晚辈都不如?
而李渊,看到这也稍微得意了下,然后再次道:“陛下,还请收回成命吧?”
“我大隋有的是良臣猛将,且东征之事关系重大,陛下何故要钦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子呢?”
李渊说的就好像自己比李靖大了好多岁一样,其实,他也就比李靖大了十二岁而已。
当然,要是论出身,那他可就要比李靖高出很多了。
“是吗?收回成命?”
但杨广却已经从那乾阳殿的垂弓之上走了下来,走到了李渊身边,然后才忽然声音一冷的陡然大声道:“唐国公你在教朕做事?”
“来来来,要不朕扶你坐上那把龙椅,你坐着,朕站着,你来当这大隋的皇帝?”
杨广说着就要拉起李渊朝那龙椅走去,吓的李渊也噗通一声跪在地上,赶紧道:“臣不敢,臣纵然万死也不敢有如此念头啊?”
那些朝臣们这会也都吓傻了,一个个的心肝儿狂跳。
他们这才想起来了,他们眼前的这位陛下,可不是先帝那般温文尔雅。
这位可是带着大隋铁骑,南征北战,马踏西域各国的天可汗啊。
是不是以为天可汗就是李二?
不不不。
历史上第一个拥有这称号的,其实是杨广。
他一举打通断绝四百年丝绸之路,巡视西域时,西域各国就是这样称呼的。
“不敢?”
但杨广却冷冷看了李渊一眼,这才道:“可朕看你刚才那样子,分明就是想要教朕做事,想要坐在那龙椅之上让朕听你吩咐啊?”
他这话是对李渊说的,也是对这满朝文武说的。
吓的李渊和那些朝臣齐齐摇头,李渊也赶紧道:“陛下,没有,臣没有啊。”
“陛下乃是一国之君,天下至尊,臣怎么敢对陛下有僭越之心呢?”
李渊这会是真被吓坏了。
就好像从鬼门关走了一遭一样。
以至于他都在想,杨广是否心里已经对他有了杀念?
若是有,他该怎么办?
“真的没有?”
杨广居高临下俯视着他。
“没有,臣万死也不敢有。”
李渊摇头。
“哈哈哈。”
杨广这才大笑一声,扶起李渊,就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亲切道:“没有就好,唐国公与朕乃是表兄弟,你要是有这心思,朕可就该伤心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此时的杨安,还正在自己小院的厢房里刷刷刷的绘制着要新建的冶铁炉图纸呢?
一直忙到了四更天,一份新的冶铁炉图纸终于绘成,杨安这才满意的爬上了床榻休息。
不过他也没休息多久。
第二天上午,当从管事杨六五那得知,自己便宜老爹居然已经把周围那五个庄子都给买下来,并且十万贯银钱也送来了,杨安就带着庄子里的工匠,专门挑了个新庄子,按照他绘制好的冶铁炉图纸,建造新的更大,产量更高的冶铁炉了。
而时间也这样转眼就又是三天,已经到了五月初小朝会的前一天。
这天中午,杨安还正在庄子里忙着新冶铁炉建造时,穿着身黑色长衫,面容儒雅的李靖也骑着一匹快马出现在了洛阳城城门外。
李靖今年三十三岁,大方脸,断剑眉,身材魁梧,沉稳厚重,纵然星夜赶路,马儿都跑死了数匹,却依旧给人一种不动如山的感觉。
只是他刚到城门,就看见召他回来的隋观王杨雄已经在那等着了。
看到杨雄,李靖立刻翻身下马,行礼道:“下官马邑郡丞李靖,见过观王。”
“哈哈哈,药师贤侄无需多礼,吾与你舅父韩擒虎韩将军乃是故交,你也算是吾半个子侄。”
观王杨雄虚扶了下,这才对着李靖问:“怎么样,这一路赶来,贤侄可要休息?”
说这话的时候,杨雄也在打量李靖。
嗯,不卑不亢,身手矫健,的确也算的上是可造之材。
“无需休息。”
李靖摆摆手,随后有些好奇问道:“不知观王召靖前来,所为何事?”
其实这一路上,李靖都在思索这个问题。
可观王杨雄派去的人只说是观王有令,令他三日内务必抵达洛阳,其他的只字未提,他也没有办法。
“哈哈哈,贤侄此言差矣,召你前来洛阳的可不是本王。”
“本王虽是王爷,却也没有擅自调动朝廷命官的权力。”
观王杨雄一笑。
“不是王爷?那是?”
李靖也一愣。
“陛下。”
观王杨雄拱手,含笑道:“陛下听闻贤侄你熟读兵法战阵,有将兵统卒之能,这才想要见见你。”
杨雄这就等于是在给李靖交底了,让他知道到底所为何事?
但也正因这,听的李靖都一阵恍惚,许久都难以相信道:“陛下?陛下要见我?”
李靖这会只觉得有些不真实。
自己虽然出身将门,熟读兵法战阵,可说到底现在还只是个小人物啊。
这怎么就被陛下给听闻了?
要知道,他虽然在李渊帐下,可那李渊却也仅是知道有他这么个人罢了。
至于说见,那肯定是见不到的。
但现在这,皇帝都要召见了?
“没错,就是陛下。”
“走吧,既然贤侄你无需休息,那就跟本王入宫觐见陛下吧,切莫让陛下久等了。”
观王杨雄颔首,当即就带着李靖上了自己的马车,一起朝洛阳皇宫而去。
马车穿过热闹的坊市,大概一个时辰后,他们就已经到了宫门外面。
跟守护宫门的侍卫说明了下来意,等侍卫禀明皇帝,皇帝让他们进去,李靖便和观王杨雄一起见到了已经在大业殿端坐着的隋帝杨广。
看见杨广,李靖和杨雄一起行礼道:“臣李靖,臣杨雄,见过陛下。”
“嗯,都免礼吧。”
杨广嗯了声,随后走到李靖面前,上上下下的打量了番,开口问:“你便是韩擒虎韩将军的外甥,李靖李药师?”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