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半夏小说吧 > 穿越重生 > 一八八九:远东枭雄王启文李鸿章全局

一八八九:远东枭雄王启文李鸿章全局

硬糖先生 著

穿越重生连载

王启文故意没有说具体的职位,而是给出了一个笼统的职权范围,并且丝毫没有提到十分敏感的陆军,这倒是出乎李鸿章的意料。“十五六岁的伢子,口气倒是不小。”李鸿章笑骂了一声,不知道心中到底在想什么。“这样吧,过段日子我在北洋中给你某个职位,你也别忘了去见见那些陆海军中的叔父伯伯们。”说完后,李鸿章就离开了,同样也是很笼统的回复。王启文没有得到他想要的,而且更可怕的是,他现在是处于下风的,谁也不知道由自己便宜父亲一手控制的陆军最终会倒向谁。王启文决定,过几日就立刻要去陆军驻地看看,看看他这个王鼎铭儿子的名头好使不好使。时间很快来到夜间,王启文被母亲勒令回去休息,这位从李家嫁过来的妇人受王鼎铭影响很深,直截了当的对王启文说道“国事艰难,吾儿不可...

主角:王启文李鸿章   更新:2024-08-27 17:1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王启文李鸿章的穿越重生小说《一八八九:远东枭雄王启文李鸿章全局》,由网络作家“硬糖先生”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王启文故意没有说具体的职位,而是给出了一个笼统的职权范围,并且丝毫没有提到十分敏感的陆军,这倒是出乎李鸿章的意料。“十五六岁的伢子,口气倒是不小。”李鸿章笑骂了一声,不知道心中到底在想什么。“这样吧,过段日子我在北洋中给你某个职位,你也别忘了去见见那些陆海军中的叔父伯伯们。”说完后,李鸿章就离开了,同样也是很笼统的回复。王启文没有得到他想要的,而且更可怕的是,他现在是处于下风的,谁也不知道由自己便宜父亲一手控制的陆军最终会倒向谁。王启文决定,过几日就立刻要去陆军驻地看看,看看他这个王鼎铭儿子的名头好使不好使。时间很快来到夜间,王启文被母亲勒令回去休息,这位从李家嫁过来的妇人受王鼎铭影响很深,直截了当的对王启文说道“国事艰难,吾儿不可...

《一八八九:远东枭雄王启文李鸿章全局》精彩片段

王启文故意没有说具体的职位,而是给出了一个笼统的职权范围,并且丝毫没有提到十分敏感的陆军,这倒是出乎李鸿章的意料。
“十五六岁的伢子,口气倒是不小。”
李鸿章笑骂了一声,不知道心中到底在想什么。
“这样吧,过段日子我在北洋中给你某个职位,你也别忘了去见见那些陆海军中的叔父伯伯们。”
说完后,李鸿章就离开了,同样也是很笼统的回复。
王启文没有得到他想要的,而且更可怕的是,他现在是处于下风的,谁也不知道由自己便宜父亲一手控制的陆军最终会倒向谁。
王启文决定,过几日就立刻要去陆军驻地看看,看看他这个王鼎铭儿子的名头好使不好使。
时间很快来到夜间,王启文被母亲勒令回去休息,这位从李家嫁过来的妇人受王鼎铭影响很深,直截了当的对王启文说道
“国事艰难,吾儿不可因私废公,父辈遗志断不可忘!”
并且暗示王启文有一人正在寝室内等他,马上去见上一面。
…………………………
在王启文的寝室中等着的人名叫秦炳辉,军情局局长,是王鼎铭留给王启文最后一道保险,也是王鼎铭用来暗中控制军队和生意的帮手,
根据原体的记忆得知,此人是跟随王鼎铭一路从太平天国时期趟过来的,对王鼎铭忠心耿耿,
之后还被派往欧洲留学负责监视军官团的工作,这也是他能够控制军情局这把利剑的原因。
王鼎铭曾经也说过,这把利剑早晚有一天会交给王启文,并警告说,军情局是成败的关键,关于这一点原体是否理解他并不能确定。
但是他很清楚,军情局的重要作用,一个完全忠诚的军情局会带来怎样的巨大优势。
“秦局长,请坐,我其实应该更早一些时间请您过来的。”
“这样其实更好,先生,我们军情局现在还不到曝光的时候。”
“没错,没错......”
王启文倒了两杯水,将其中一杯递给了秦炳辉,同时脑子里还在思索如何询问军情局的状况。
“先生,军情局是效忠于您和您父亲的,在此之前,我们已经接到王将军的相关命令,您完全可以相信军情局上下全体职员。”
秦炳辉像是看出来王启文的犹豫,马上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不,我完全是相信您的,自从我小时候第一次见到秦局长的时候就是如此,北洋的稳定完全离不开秦局长您的帮助。”
王启文喝了口水,将这一点点的尴尬给很快抛到了一边。
“所以,我现在需要知道北洋陆军的具体情况,尤其是军官的具体情况。”
“先生,这正是我要向您汇报的,北洋陆军近期被李中堂渗透良多,绝大部分军官都能保持忠诚。
但也有少量军官叛逃,军情局消灭了一部分,一部分自动放弃了军官身份离开,但是现在人心不稳,需要您站出来稳定他们。”
“我想知道军工厂的情况如何?”
“天津制造局,满足权贵一直觊觎,我军情局最近几日仍在进行收买和暗杀活动,
财政的问题,王启文交给了军情局和冯志宇来处理,接下来就是陆军的问题。
“方将军,你现在挂着的是北洋的最高军衔,陆军上将,作为陆军最高指挥官,我们的未来其实全在你身上,
军备我给你解决,后勤我给你解决,兵员你们有完善的训练基地,资金我也全力的支持,你们也必须拿出相应的成绩来。
军队是暴力机构,在眼下这个时候不能只躲在营地里训练,除了本职工作外,你们必须体现自己绝对的震慑力。
财政的问题我不想用温和手段解决,我没那个功夫,也觉得那些卖国贼没资格让我用温和手段,子弹和刺刀就是对他们的回应。
在94年之前,南方会有两个陆军师,走私,防御间谍等工作你们也要承担起来,对日投降派,朝廷的忠臣一个也不要留着,能杀就杀,不能杀就给我制造意外。
不能什么事都靠着军情局,我们现在要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
“陆军您可以完全放心,我们的新部队组建非常的顺利,他们以团练的名义活动,不会太过引人注意,军情局在其中帮了很大忙。
现在只需要再从北方抽调一个师过去,我们就可以完全控制那里的局势,以满清部队的无能,他们就是江南最强大的一支力量。”
“很好,但是不要忘记组建次级部队,甲等师还是太贵,我希望陆军能组建一些只有一个旅的次级师。
对日战争爆发后,甲等师肯定要全部集中在北方,留下的空白就要由这些师填补。”
“我们对此已有计划,自从您上次拨款后,我们就开始组建预备役师,这些师只有八千人左右,与日军常备师团无论兵力还是火力都无法比拟,
但是在完善堑壕中防御或者维护治安将没有任何问题,而这些师的价格也十分的便宜。”
“这些师最起码也要有六个,钱不是问题,日本人有勇气将财政的60%投入军队,我同样有这个勇气。
从现在开始,北洋所有的工厂,农田,每一个人,每一颗螺丝钉都将为打赢这场战争服务。”
第十四章 伊藤博文的应对
这次密谈之后,一个全新的部门成立了,这就是之后大名鼎鼎的工业统合部,这个部门拥有着近乎无限的权利。
他们整合满清内部所有北洋能够控制的工厂,统一安排生产任务,制定统一的价格,他们的座右铭就是,一切都为了战争。
王启文让这个部门背靠陆军,是军方唯一支持的部门,所以,他们也有调集驻军配合的权利,大清由藩镇发起的一轮暴力改革开始了。
为对付对日投降派,军情局和陆军按照王启文的指示进行了惩戒性杀戮,这是也最类似黑帮的一种杀戮手段。
军情局的特工们将这些贪图便宜的商人用最残忍的方式杀死,包括但不限于充满西西里黑手党的水泥脚盆,传统的腰斩,投毒以及西式的枪毙等等。
他们的房子被烈火付之一炬,能够拿走的钱被全部拿走,囤积的棉花等原材料一夜之间消失,
通常就是一夜之间,几十甚至上百人的家族消失的无影无踪。
当地的官府也查不出来是谁干的,有的地方甚至连官府的主官都消失了,这就是因为他们为这些叛国者大开绿灯的下场,许多的刺死甚至在租界中进行。
不到一个月,整个大清的商人圈中就开始流传某些手握重兵的大人物要杀尽和日本有贸易往来的所有人。
这是毫不留情的恐吓,配合上那些或是消失的商人,或者被折磨的面目全非的尸体,大清的商圈气氛为之一变。
对日公开的贸易瞬间萎缩,大量的棉花开始被本土的民族企业吃进,并迅速得到了大笔的订单,连带着英国人的印度棉也有了很大的销量。
而暗地里的对日贸易更是谨慎再谨慎,军情局甚至敢直接在港口将走私的商船用炸药给直接炸沉,将见到的所有人全部给杀死。
面对之后日本的抗议以及威胁军情局丝毫不顾及,继续这样的强硬作风。
“不,中堂大人此次的回答决定了我下一步的行动,我们没有时间去浪费,家父的遗志也不能被任何人破坏,清日之战必须要以大清的胜利为结束。”
王启文再说大清二字是,舌头差点打不过弯来,实际上他很不想说这两个字的。
“启文莫不是在逼迫老夫?”
李鸿章闪过一丝轻蔑,王启文还不配和他这样说话。
“并不是,晚辈断不敢如此,不过,昨天夜里晚辈已经将王府所有资金全部收拢起来准备用作北洋军费,就在刚刚,晚辈给陆军拨款一千万两。
其余的钱我需要在得知中堂大人的态度后再行分配。”
对待李鸿章这样的政治精英,只有诚实和现实的利益才能够在某些时候作为武器,和他们玩心眼,在加十个王启文也不够。
果然李鸿章的手马上抖了一下,张佩伦也一脸的惊讶,他们都知道王家有钱,有着大笔的活动资金,但具体有多少无人知道。
李鸿章只知道,王府的钱帮着他扫平了大部分的障碍,为海军建立起了一整套后勤体系。
现在王启文一口气拿出一千万两,这已经是惊人的一笔资金了,超过朝廷给北洋海军十年的真正拨款。
“启文,你欲何为?”
李鸿章很快就平静了下来,盯着王启文的一字一句的问道
“我要将一切的筹码都丢入能够影响胜利天平的地方,如果中堂大人拒绝战争或者还对肯定会爆发的清日之战抱有幻想,希望以西方调和为最终手段,
那么北洋海军必败无疑,我不会将一块钱投入到海军,这个注定失败的军队中。所有的经费会全部都交给陆军,尽一切可能避免全面的失败。”
“大胆,你是在指责老夫避战怯战吗?”
李鸿章拍案而起,大声质问道
“启文,怎么敢对中堂大人如此无礼?还不快赔罪!”
张佩伦有些急切的说道,王府虽然没了主心骨,但是底蕴还在,北洋也不能分裂。
“我没有资格指责中堂大人什么,我只是认为前路的障碍已经十分清晰了,没有时间去做多余的事情,我们现在只有两种选择,
第一是等着倭寇杀过来,我们以一藩之地对抗日本全国之力,最后被彻底打垮,软弱的京师出卖北洋,分食我们剩下的利益。
中堂大人再一次被迫签署辱国丧权的条约,被世人所误解。
第二是我们现在立刻做出改变,尽一切可能提高北洋的实力,坚定我们对战争的决心,哪怕最后只能维持一个不胜不败的局面,我们也能够应对质疑,我们也能够争取到未来。
如果中堂大人决议选第一条路,那么晚辈会赌上家父留下的一切基业独自面对敌人,如果选第二条路,中堂大人能够切实明白北洋对这个民族的重要意义。
那么家父留下的一切都将会成为北洋的养分,会供给整个北洋直到战争彻底胜利的那一天!”
王启文没有说假话,他确实准备好这么干了,军情局将协助他控制北洋陆军,将敌人给彻底的挡在朝鲜和海上。
李鸿章死死盯着王启文,希望从脸上看出些他希望看到的东西,但是很可惜他没有找到,王启文没有使用任何拙劣的政治手段。
张佩伦此时已经不能用震惊来形容了,王鼎铭的家业,王家的一切都被这个愣头青当做筹码推到桌子上了。
在他们的眼中,王启文要么是个疯子,要么,就是第二个王鼎铭,很显然,王启文很可能是第二个王鼎铭。
李鸿章慢慢坐在了座位上,饮了一口茶后缓缓问道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花读书香回复书号1012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