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 年,那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终于落下帷幕。
人们的生存出路不再是插队,当野战军。
在经历了漫长的动荡岁月后,许多人纷纷踏上归途,而我,同样怀揣着对故乡和家人的深深思念,迫不及待地加入到这股返乡大潮之中。
归心似箭的心情让我无法平静,从湘西回家的一路上风尘仆仆,但内心却充满了期待和喜悦。
当我终于站在家乡那熟悉的土地上时,眼眶不禁湿润了起来。
眼前的一切既陌生又亲切,岁月的痕迹悄然爬上了古老的建筑和街道,但那份浓厚的乡情依然如故。
走进家门的那一刻,我看到了久违的父母亲和爷爷奶奶,他们脸上洋溢着欣喜的笑容。
我们紧紧相拥,泪水夺眶而出,千言万语都化作了无声的拥抱和温暖的眼神交流。
然而,我知道这次回家不仅仅是为了团聚,更是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道路。
在这个曾经熟悉的环境中,我开始思考未来的方向和目标。
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家乡人民对于新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在经历了漫长而痛苦的冤假错案之后,终于迎来了正义的曙光——冤案得到平反!
我那饱经沧桑的父母,回到自己热爱的岗位上。
我的父亲李仕成当过考过古、干过工程兵凭借着有些学识,混了个不小的官职,我的母亲尹月桐则去了妇女协会。
而我,也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踏入了校园的大门。
父母的辛勤工作为我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而我也以优异的成绩回报他们的付出。
1978年我以543分的成绩报考了湖南大学地质工程学院。
大学西年制我出来就被发配到勘察院上班,里面的人年龄的比我年长,我21岁勘察院里年龄最大的甩我六圈不止。
那时我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盼星星盼月亮等着上级让我们出去勘察,国家面对高考政策的实施,也发布了新方案。
以我这种很年轻的人本应该多去一些己勘察完的地方,请教老前辈学习,但国家为了培养实践精神,年轻人也可以跟着前辈一起去实地考察。
这样更好的积累经验,争取早日出师报效祖国。
虽然我还没有正式参与过这样的行动,但在当年去湘西插队时曾经出过力。
当时我插队所在的那个村子位置比较偏远,有地质专家在那里发现了一些珍贵的资源或宝物。
由于工程兵的数量有限,无法满足挖掘和开发的需求,于是我和其他一些一同插队的知识青年就主动前去协助他们工作。
通过这次经历,我积累了不少对矿物的经验积累。
有一天,上级突然下达了一项重要任务给我们小组——前往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兴安盟西北部那个神秘而遥远的地方,进行一次艰苦卓绝的地质勘察之旅。
这次行动确实充满挑战,因为目标区域位于乡口营子的南山深处,那里地势险峻,环境恶劣。
不过幸运的是,村支书会派当地向导带我们找到准确的勘察地点。
在出发之前,我们必须先到乡口营子上村做好充分准备。
除了必备的粮食和各种实用工具外,还得确保物资充足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困难情况。
而且由于无法确定完成勘察所需的确切时间,因此每星期三都要返回村里补充口粮。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无论如何都绝对不能给当地村庄带来任何麻烦或灾祸!
这不仅关乎我们自身形象与声誉更涉及到与村民们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等问题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及要求!
我严格按照规定时间顺利坐上了开往目的地的火车,这次行程一共有六个人同行。
小组组长是个地道的河南人,一路上他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地向我们传达着上级的指令,生怕有任何遗漏。
大家都在默默整理自己的行李,这时组长又开口说道:“等会儿到了地方,先把工具摆放整齐。
以后每周三安排两名同志去领取补给粮食,但小李同志年纪最小,就不用去了。
那座山可不好翻啊,说不定还有人熊和毒蛇呢。
年轻人多学点知识才是最重要嘞。”
听到这话,我立刻举起手来表示反对:“不中,不中!
彭德怀元帅曾经说过,绝对不能搞偏袒主义。
俺们也不能这样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