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大内,寅时,朱元璋睁开眼睛,第一时间就伸手去摸枕边的日记本,昨晚他左等右等不见日记更新,索性就带着日记上床就寝。
他翻开一看,不错,己经有新内容了!
他起身下床,随侍的宫女想像往常一样为他更衣,但被他摆手示意暂时不需要,伸脚让宫女们帮他套好鞋子,再站起来由她们披上斗篷,便拿上日记本,快步走向外间的书桌,太监们己经把烛台点起,一时间整个房间都变亮了。
他坐定,开始翻看日记内容,上午他有多高兴,下午就有多打脸。
中午睡得好好的,结果被叫起来干活了。
要我说,这老朱真是吃饱了撑着,有劲没处使。
才看到日记的前半部分,朱元璋就己经气得七窍生烟,忍不住大怒地骂道。
“竖子!”
“言语轻佻,目无君父!”
“落到咱手里,定要你好看!”
朱元璋突如其来的怒骂声,将一旁服侍的众宫女太监吓得跪地瑟瑟发抖。
他见状,大手一挥。
“这没你们的事,你们先下去。”
听到这话,众人如蒙大赦,赶紧鱼贯而出。
自从太子爷走后,皇爷是越来越喜怒无常了。
还是能有机会躲远点就尽量躲远点。
待房内只剩朱元璋一人时,他继续翻看。
害得我觉都没睡够,只能强打着精神。
跟着大伙和刘三吾老大人在偏厅里磨了一下午。
看到这里,朱元璋眼冒精光,立马从桌上堆叠的奏疏里,翻找昨天傍晚都察院的问询笔录。
他昨日刻意亲自安排御史分批去问询三个主官,就是想通过排除法找出写这林氏日记的人。
“林氏日记,必然姓林,负责问询刘三吾,两个条件都符合的御史有了!
哈哈,咱终于逮到你了!”
他打开刘三吾的问询笔录,首接翻到问询人那一页,顿时傻了眼。
“。。。”
这五人的御史问询小组当中赫然有三位姓林的御史。
“林义、林曾、林豪,咱昨日翻看笔录的时候,咋就没注意这组里有这么多姓林的。”
“写日记的人必定是这三人之一。”
“咱得尽快把他找出来。”
这日记对未来的预判几乎都应验了,使得朱元璋非常迫切地想把写日记的人找出来,他在潜意识里己经相信,这个日记作者必定是个大才,此人能把事情分析得如此透彻,并预判到位。
那么必定也能想到解决事情的办法。
他提笔在白纸上写下了三个人的名字。
“来人!”
“皇爷,奴才在。”
一名随侍太监应声入内。
“让锦衣卫把这三人的档案调来给咱。”
“是。”
太监拿着纸条退了出去。
朱元璋又坐回位置上,继续往下看日记科举就是没有舞弊。
就是这科的北方举子问题,他们的实力太菜了。
他们还是会继续上疏接着闹。
这事还没完呢。
后面有他老朱头疼的。
朱元璋看完所有更新的内容,又往后翻了几页,确认没有漏掉之后,便合上了日记本。
对这凭空出现的日记,他还是有点将信将疑。
他紧皱眉头,右手抚着胡须思忖着。
“难道真会是北方举子问题?”
“他们写的试卷真的很差吗?”
“公布真相了,这些北方举子还会继续闹?”
“还有这三个姓林的御史,谁会是这林氏日记的作者。”
这时,外面传来太监的通传声。
“皇爷,皇太孙来了。”
“早朝的时间马上要到了。”
朱元璋这时才回过神来,刚才起来就关注日记的事情,忘记了时间,允炆都来等他一起上早朝了。
“允炆都己经来了。
让他稍等片刻你们马上过来伺候朕更衣。”
于是,众宫女太监又鱼贯而入,开始伺候朱元璋更衣洗漱。
不消片刻,朱元璋己经收拾完毕来到前厅。
“孙儿请皇爷爷圣安!”
朱允炆见朱元璋出来立马施礼问安。
“免礼,咱早上起床处理其他事情一时没注意时辰,这没时间用早膳了,我们边走边说。”
“咱问你,张信他们复审试卷咋样了?”
朱允炆跟在朱元璋的身后,一边向外走去一边回复道。
“张信刚才己经把复查的初步结果拿给孙儿了。”
“如何?”
朱元璋停下脚步,转身看着朱允炆,急着知道答案。
“他们复查下来,觉得试卷成绩没有问题。”
“落地的北方举子卷子比起上榜的卷子,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饶是有心理准备,朱元璋心中还是一惊。
又要被日记说中了?
难道日记后面所写的全部都要应验吗?
朱元璋强行平复心情说道。
“走!
咱先上朝,有事早朝上一并说了。”
说罢,一行人快步走向御辇。
······奉天殿。
文武百官己经就位,林豪这个纠察御史,在角落站定不动,如同雕像一般他面无表情,目视前方,故作威严状。
心里想着这早朝赶紧结束,回衙门继续摸鱼。
随着太监一声高喊。
“皇上驾到!”
朱元璋在朱允炆的陪同下,步入大殿。
群臣齐刷刷跪地三叩九拜。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在龙椅上坐定,手微微一抬。
“起!”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太监那独有的尖细嗓音,再度在空旷的奉天殿中传开。
众大臣按品级依次开始奏事。。。。在处理了奏报地其他几个事项之后,。
朱元璋等不及开口问道。
“说说,北方举子状告科举舞弊一事的进展吧。”
“复查试卷的结果如何?”
张信抬头看向立于陛前的朱允炆,发现朱允炆朝他点点头,得到对方肯定的回应之后。
张信出列说道。
“臣启奏复查试卷一事的进展。”
“众翰林在贡院把所有的北方落地举子的卷子都初步审阅了一遍。”
“经过和上榜的卷子比对,发现他们考卷的水平确实有一定差距。”
“臣还挑选出了一些较为出色的北方举子试卷,呈送皇上御览。”
接着,他躬身双抬举卷子置于身前。
一名太监接过卷子回到朱元璋跟前,在另一名太监的配合下,将试卷缓缓展开,供朱元璋审阅。
他看完一份,点点头,两名太监迅速展开下一份。
经过一段时间的仔细审阅。
朱元璋发现这几份试卷,均文字平平,并算不得出色,个别举子甚至还有用词方面的错误。
和他之前看过的上榜试卷差距很大。
朱元璋无奈地微微摇头。
看来真的是应了日记里说的,这科的北方举子真的不行,他们的实力确实有待提高。
旋即,他开口问道。
“都察院那边查得怎么样?”
小说《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