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陈楚朱标的现代都市小说《睁眼人在牢狱,一言扭转大明国运长篇小说阅读》,由网络作家“小鸟非”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睁眼人在牢狱,一言扭转大明国运》,是小编非常喜欢的一篇军事历史,代表人物分别是陈楚朱标,作者“小鸟非”精心编著的一部言情作品,作品无广告版简介:被中庸之道荼毒,天然的认为,取中最为妥善。陈楚摇了摇头道:“你或许是忘记了,丝绸是高端商品,既然是高端商品,就不是针对百姓,普罗大众的。”“而百姓们,也不会把目光过多的放在这种高端商品上,高端商品想要赚钱,锚定的目标就应该是高收入人群。”“如果一两银子是天价,无人会购买的前提下,丝绸的高端商品,应该定价在八钱银子。”“价格定在五钱银子......
《睁眼人在牢狱,一言扭转大明国运长篇小说阅读》精彩片段
“不过这个我们在宏观经济学讲,下边讲需求和供给…我说这么多,你能听得懂吗?”
陈楚望着苦心思考的朱标,开口询问道。
微微点头,朱标道:“先生,您说,我都记着呢。”
陈楚说的那么快,朱标怎么可能全记得下。
但不重要,陈楚并不会知道,在他身后的隔壁牢房内,有翰林院编修在记录他说的每一句话。
“需求…还是画图吧。”
陈楚拿着小木棍在地上画了一幅需求表,在左侧标注价格,在下侧标注数量。
“比如这个商品是丝绸,在不考虑丝绸的生产成本前提下,最高价格一两银子,最低价格免费送。”
“而丝绸的总数只有十份,你算一算,这个卖出的线应该怎么走?”
陈楚将木棍递给了朱标。
眉头紧蹙,朱标拿着木棍直接划了一条斜线道:“按照理论来讲,最高价格的丝绸是高出了消费者的承受能力。”
“所以他们可能会选择其他可替代的商品,也可能是宁可光着也不买,当然,更多原因可能是买不起。”
“所以一两银子的最高价格,丝绸是很难卖出去的,应该是零,而价格稍稍下降,直到降至免费,丝绸必然供不应求。”
“免费的,不需要付出的,都是好的,肯定会引来疯抢。”
朱标也不含糊,直言答道。
“嗯,反应的很快,那从这条线来看,你认为,丝绸的价格,在哪里最合适?”
陈楚看着朱标,出声询问道。
“应该放在五钱银子最合适。”
朱标被中庸之道荼毒,天然的认为,取中最为妥善。
陈楚摇了摇头道:“你或许是忘记了,丝绸是高端商品,既然是高端商品,就不是针对百姓,普罗大众的。”
“而百姓们,也不会把目光过多的放在这种高端商品上,高端商品想要赚钱,锚定的目标就应该是高收入人群。”
“如果一两银子是天价,无人会购买的前提下,丝绸的高端商品,应该定价在八钱银子。”
“价格定在五钱银子,并不会有百姓购买,而高收入人群也不会把目光放在这上边,他们会认为这东西也就那样。”
“而定在八钱银子,既可以保证有人购买,又不用承担过重的产出压力。可以更好的调节市场。”
陈楚抬腿将地上的画表擦去,拿着小木棍又画了一个表格道:“这次的商品是麻布,价格最高在五钱银子,最低还是免费。”
陈楚望着朱标,将木棍递给他,开口问道:“你认为,这个麻布的价格应该定在多少?”
“这个…丝绸是高端商品,价格要定高,麻布应该就是低端商品,价格应该放低,但又不能过低。”
“如果最高价格是五钱银子,那最好是定在一钱三分银子到一钱五分银子之间。”
朱标抬头看着陈楚。
微微点头,陈楚道:“答得不错,这就要说到另一个事情了,需求法则,市场需求。”
“还以丝绸举例。”
“市场价格是多少?”
“消费者收入是多少?”
“相关产品价格是多少?”
“购买者人数是多少?”
“假设市场价格是八钱银子,假设普罗大众消费者收入是五钱银子,假设相关产品价格是一钱五分银,假设购买人数是一百。”
“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陈楚看着朱标。
愣了半晌,朱标开口回答道:“最重要的是…消费者收入,只要消费者收入高了,购买人数就多了,卖的货多了,赚的钱就多了。”
“我大概好像明白了…”
“通融通融?”
……
乾清宫。
“他去诏狱了?”
朱元璋苦笑一声,随口发问道。
“今上,卑职并没有答应相国…”
“他愿意去就让他去,一定要严防任何凶器被带到诏狱内威胁到陈楚。告诉他,如果暴露了身份,他就别出来了。”
朱元璋面色平静,胡惟庸想提前体验一下诏狱的生活,没什么不可以的。
毛骧应声道:“臣,领旨!”
……
诏狱。
“先生哪里人?”
胡惟庸一身囚服,完全看不出他是堂堂一朝相国,进了诏狱的隔壁房间。
毛骧为了陈楚的安全,并没有将胡惟庸和陈楚安排在一个屋子。
听到旁边的牢房来了新狱友,陈楚坐在木床上,烤着炭火道:“我啊,我应该是苏州人。先生哪里人?”
“淮西人。”
胡惟庸苦笑一声。
“淮西勋贵?”
陈楚目光一震,这几天对于外边情况的了解,陈楚听到的最多的就是这四个字了。
淮西勋贵,这是新生的利益团体,以朱元璋为首的大明朝开国勋贵们。
“哪有那福气,先生,我初来这里,为何先生有木床,还有炭火,而我这里…空空如也。”
胡惟庸叹息一声,他当然知道这是朱家父子的特殊照顾,但毕竟是要拉关系。
只有拉关系才能套话,才能知道,朱元璋心中对于商贾究竟打算怎么安排。
他也好更贴切的给朱皇帝上一个章程。
“这个啊,实不相瞒,我之前有个狱友,跟我一间牢房的,他父亲应该是在朝为官,应该是个大官。”
“这都是他安排,照顾我的…”
陈楚哭笑不得,在这诏狱蹲班房,没受过刑,有木床,有炭火,这绝对是古往今来头一份。
毕竟锦衣卫诏狱的名声,后世几百年只要稍微了解点历史的,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这待遇?做梦,绝对做梦!
“那确实是个大官,先生能让那公子如此挂念,想必是有何过人之处吧。”
胡惟庸开口询问着。
“我哪有什么过人之处,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空有一肚子墨水,啥用没有,废人一个。”
陈楚叹息一声,在这古代,真把他放出去的话,估计他能把自己饿死…
作为家境不算富贵,但也是优越的学霸,烧火,煮饭这种事情,陈楚从小到大都没做过。
手无缚鸡之力…
“原来是个饱读诗书的才子,先生既然饱读诗书,想必对国政也有自己的理解吧。”
胡惟庸抓住机会,迅速将问题引了出来。
纵然陈楚是学霸,但在胡惟庸这种权谋高手面前,说他是小孩子也不为过,在胡惟庸的有意引导下,陈楚甚至没有发现一点不对劲。
开口回答道:“国政?有看法能怎样,今天活着,明天还指不定脑袋在哪里呢。”
“唉…我本来也是在朝中户部任职,是个六品通判,但我前些日子上了份奏章,哎…只是提了两句时政,就…就…”
胡惟庸装可怜的坐在杂草上,对这种环境,他虽然不喜欢,但也并非接受不了。
毕竟都是经历过人吃人的年代,这点脏乱算个什么。
“哦?你是当官的啊,正常,在洪武皇帝手下当官…”
陈楚话说一半,突然停住,感觉到自己失言了,左右忘了一圈,外边的锦衣卫并没有注意他。
只当锦衣卫没听见,陈楚摸了摸胸口,长舒一口气。
泛能乱吃,话不能乱说啊,他还指着楚河在外边运作,争取把他捞出去呢。
这要是因为说错话,被锦衣卫手起刀落,以议论君父的罪名砍了…那不亏死了。
最新评论